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铁马冰河十六国 > 第62章 生擒慕容宪

第62章 生擒慕容宪

一个多时辰以后,高林匆匆返回,轻轻靠近坐在胡床上,裹着皮裘假寐的姜瑜。

“将军,斥候已经探知慕容宪营地位置,就在此地东北方向,十五里之外。”

“营地防守如何?”

“野宿而已,贼人前锋仅有少量辎重车,寻了一处挡风洼地,只分了上千骑卒,在方圆三里内巡逻罢了。”

“至于那慕容永,在慕容宪营地以东,隔了三里地,此人倒是防备森严,斥候未敢深入。”

“嗯,再仔细探一探路,夜色太暗,行军不易,还有,一定要遮蔽战场,勿要让贼人发现我们。”

“将军放心!”

春日里的夜晚,野地里,又不能生火,还是比较难熬的,但他们必须在此地干熬到下半夜,才好出发夜袭敌营。

看着身边一个个难熬的亲卫,姜瑜突然灵机一动。

“来,都靠近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与你们说那东吴甘宁,百骑夜袭曹营的故事。”

“话说自曹操赤壁大败之后,缓了几年,又领大军四十万,南征东吴,至濡须口……”

“你问濡须口在哪,啊,大概就是在寿春东南三四百里处吧。”

……

长夜漫漫,已经是将近二百年前的旧事,士卒们只是大概知道曹操的名字,大部分连甘宁都没听说过,此时听得津津有味。

市井文化之发达,还是中唐以后的事情,汉魏之际的底层百姓,可以拿来娱乐的项目确实太少了。

渐渐地,姜瑜身边,士卒越聚越多,但尽皆屏气凝神,侧耳倾听。

偶尔有憋不住咳嗽的,都被身边人侧目而视。

“如此,那甘宁领百骑精锐,杀入曹营,纵横驰骤,逢人便杀,只见得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魏兵各个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

……

“及至营中,甘宁点验兵马,竟然一骑未失,一人未伤!”

……

一口气说完故事,姜瑜拿起水囊,喝了一口冷水。

“故事说完,现在你们谁来说说,这夜袭敌营,最重要的是什么?”

“将军,是士气,咱们只要跟定了将军,自然是战无不胜的!”

“对,还要突然发起,不能让贼人有了防备!”

……

士卒们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还真别说,其中有很多不错的见解。

“夜里,你们知道如何分辨方向吗?”

“我知道!我知道!”

一个年轻的士卒,露出一副大白牙,兴奋地叫嚷道。

“那就你来说。”

“俺大父教过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现在正是春天,所以斗柄所指,就是东方。”

“你是个博学的,韦豹,你领着这位兄弟,去各部、各都走一走,教会他们夜里如何分辨方向。

再告诉他们,如果夜里与队伍失散,就逆着斗柄往西跑,等天亮了,再寻回大队,或是自行返回玉璧都行。

如果今夜全军都学会了辨别方向,战后,我记你一功!”

“唯!”

又安静了一阵,忽然有士卒大着胆子问道:“将军,那曹操是谁啊?”

“听着比陛下厉害……”

“曹操啊……”

姜瑜望着无垠夜空,又陷入沉思,等了片刻,直接开口说道:“去各都挑几个能说会道的,来听故事。”

《三国演义》自然是久经考验的通俗军事著作,不仅能教会士卒们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

明末,这部小说经说书人之口,大行天下后,很多农民军都是靠着他打仗的。

又能培养士卒的忠义感,姜瑜麾下约莫一半以上都是胡人,所谓教化,和后世之文化输出一个道理,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

更何况,现在离三国也就不到二百年,很多事情,都能有牵扯,也能让士卒们知道,天下是为何变成如此的!

他自己能去读《三国志》,何妨闲暇时间,给士卒们讲上一讲呢。

姜瑜一个人自然没法给全军讲故事,那就一传十,十传百吧。

又望了一阵夜空,等士卒到齐后,起身,左手背后,右手抚着不存在的胡须,模仿出一种低沉的播音腔,说道。

“古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姜瑜边想边说,一个时辰后,三国之背景,连同第一回桃园结义的故事就已经讲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