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之一世荣华 > 第91章 言笑间机锋敲下吏…

第91章 言笑间机锋敲下吏…

有含义的意味儿。

想到此处,这些低着头飞官吏,互相瞄了一眼,目光又聚在了县丞身上。

那县丞心里也暗暗叫苦,可这一县之中,除了县令便是他的官大,也不得苦笑着答道:“卑职等人如何有这等的福气,这良山县虽设县已久,可自打本朝立国,这南边和西边的鞑虏隔上个三五年,便要来县里折腾一番。时间一久,不说百姓四散,连这衙门的官差也都自寻了出路。只是自打今上登基以来,靖海清疆,又连打了几场胜仗,这良山县才有了人气儿。只是到底两边不消停,衙门里的吏员也无几个是有功名的,不过些许识得几个字算得几笔帐罢了。说来,也不怕大人笑话,便是我这个县丞,也是因为有个秀才的功名,才吏举上来的。”

当世除去科举荫封之外,还保留了些察举制度,只是这也只限于官府中的吏员罢了。

其实这吏举的初衷是很好,想的是为朝廷举才,这些吏员久在地方,虽于道德文章上有些疏漏,但才能实干却是一等一的,又深知民情疾苦,能更体民意,公忠报国。这本是项实打实的德政,只是到了后来,这样的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变了味。

因为吏举须得司府县长官举荐,名额有限,职位也不甚高,所以这吏举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各级官僚笼络下属收买人心的手段。还有些贪贿者,以金银标价,出让名额,倒有了几分前朝纳捐的味道在里头。

这些内情朝廷也非不知,只是这吏举名额有限,所给官职也是些散职微品,无关朝中大局不说,若清理下来,还不免涉及到一些朝中大员,这吏举之事,也便成了陈规旧章,延续了下来。但是按着官场规矩,这些吏举的官儿大多没什么品级不说,便是日后升了上去,在同级的功名出身官吏面前,还得行一行礼,以视尊重。

秦易听得这县丞是吏举上来的,心头便明白了几分,只笑着问道:“原来是这般,不知道这吏举上来的都有那几位,可有什么品级没有?”

那县丞听着秦易问话,也顾不得多想,忙拜回道:“卑职是八品县丞,主簿曹大人和县尉李大人都是九品,巡检何大人是从九品。其他的几位大人虽也是吏举上来的,却是不入流。”

秦易思忖一下,这一县的官吏都是吏举出身,倒有些不大像话,只是这些陈规陋习他也改不了,倒也只能罢了。

手指微微敲了敲案板,秦易也不多想,只笑道:“既有了品级,自也是朝廷命官了,便是本县也不能轻易开革了,还望诸位莫辜负了这身官身才是。”

训诫了一句,秦易也不再多说,毕竟来日方长,如今再询问也不过草草,倒不若细细查探了,再做究竟。

见着那些官吏都诺诺的应了,秦易又淡淡一笑,只吩咐道:“聊了几句,想来天色已晚,今日便由本县做东,在这县衙里设下一宴,还请诸位莫推辞了去。”

月上柳稍,疏星点点,树影摇摇,一地残痕碎光。秦易擡头看着天上月痕,默默不语,沈思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这西阳府中,诸事隐隐,到了良山,一县的官吏尽是吏举出身,那些杂吏也大多有些阳奉阴违的意思,只是见着秦易敲打了一番那些官吏,才收敛了起来。

千头万绪的,若是走一步看一步,倒违了秦易的性子。出京之前,秦易自也做了不少准备,不单在京中调查了一番这安州的情况,也遣了人过来打个前站。

只是为着霜姑娘的事儿,侯府和何家不免有些生分,秦易在京中又捆手束脚的,多有不便之处。

何家到底扎根西南,秦易虽有着正当的理由,可到底还得顾及一下两家的关系,所以在京中也不敢调查的太过,不过笼统的查了个大概出来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