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题吗?“她突然转身,目光如炬:“你像在解数学题,试图用三段论公式破解所有案件。但法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算术。”
她抽出张伟笔记中的离婚财产分割案例批注:“比如这个案子里,你注意到男方隐瞒的海外资产,却忽略了最关键的情感补偿因素。法律条文是骨架,但真正让判决立住的,是血肉般的人性洞察。”说着翻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1078条旁写下娟秀批注:此处应见破碎镜中折射的温情。
张伟看着诸葛大圣写下的文字陷入了沉思。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那些自己曾经处理过的案例,以及在法考主观题中遭遇的种种困境。
“我一直以为只要掌握了法律条文和逻辑推理,就能应对所有的案件。”张伟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懊恼,“却忽略了法律背后的人性因素,那些情感、道德和社会现实的考量。”
诸葛大圣走回沙发旁,重新坐下,目光温和地看着张伟:“法律是为人服务的,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当事人的情感、生活背景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伟点了点头,拿起笔记,认真地将诸葛大圣的话记录下来。“诸葛律师,我明白了。以后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思考,不再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的表面理解。”
“很好,张伟。”诸葛大圣满意地笑了笑,“法考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法律之路还很长。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你保持对法律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不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诸葛大圣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皮质封面的案例集,烫金书名在阳光下泛起微光——《司法的人性刻度》。她将书推到张伟面前,指尖轻点扉页上某段被荧光笔标记的文字:“当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天平失衡时,律师应当成为补足砝码的那只手。”
“去年我代理过一起赡养纠纷案。”她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镜片,声音染上几许温度:“原告是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的独居老人,起诉三个子女要求精神赡养。你若是法官会如何判决?”
张伟迅速翻到民法典第26条:“根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应包括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结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应当判令子女定期探望。”
“如果老人已经认不出子女呢?”诸葛大圣突然发问,看着张伟怔住的表情轻笑:“当时被告律师正是抓住这点,主张探望失去实际意义。但我在法庭上播放了护理院的监控——每次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老人都会对着空气哼唱,那是她给孩子们唱过的摇篮曲。”
张伟注意到案例集里夹着的照片:法庭屏幕上定格的模糊身影,老人蜷缩在轮椅里,干枯的手指虚握着根本不存在的麦克风。他突然明白判决书最后那句“记忆会消亡,但爱的惯性永存”的分量。
“后来我们达成调解协议,子女每周轮流给母亲读童话。”诸葛大圣将法袍袖口的褶皱抚平:“这案子里既有继承法关于特留份的规定,又涉及婚姻家庭编的情感补偿机制,但最关键的——”她敲了敲太阳穴:“是把冷冰冰的应当探望翻译成有温度的执行方案。”
此刻,困扰在张伟内心多年的困惑被解开了。
“等到你法考结束,我在这里等着你。”诸葛大圣给张伟续了一杯咖啡:“你和小屿的关系?”
“小屿是和我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我…”
诸葛大圣点点头:“我懂了,张伟我很期待你成为律师那天。”
张伟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与振奋。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得到业界传奇人物诸葛大圣如此悉心的指导和鼓励:“诸葛律师,我…”
“感谢你自己吧,是你自己的努力打动了我,要知道我平时是不愿意走后门的。”诸葛大圣笑了笑:“好了,以后每天下午3:00-5:00你来这里。我给你讲一下今年改革的重点和对策,要知道法考是一年比一年难。”
张伟重重的鞠了一躬。
诸葛大圣把他扶起来:“别这么客气,要不然让大力看到了以为端着前辈的架子呢。”
张伟被这句话逗笑了,直起身子。
这时诸葛大力和孟屿回来了。
诸葛大圣眼睛动了动:“张伟,你先出去吧,接下来我要问问小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