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我已经带上了。”
诸葛大力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他指的是什么。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比任何理性的分析都来得更直接、更汹涌。她抿了抿唇,压下嘴角想要上扬的弧度,努力想绷住表情,但眼底闪烁的光彩却泄露了她的心情。
“孟屿,”她轻轻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甜软,“你这种非量化、主观性极强的发言,在学术报告里是要被质疑的。”
“那就质疑吧。”孟屿毫不在意,反而凑得更近,额头几乎抵着她的额头,呼吸相闻,“反正,我的‘研究’对象只有你一个。我的结论,也只对你负责。”他的声音低得像耳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孟屿那句“只对你负责”的宣言让诸葛大力的心尖像被羽毛轻轻搔过,又酥又麻。
她索性把额头抵在他肩膀上,藏起自己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声音闷闷地从他怀里传出来:“孟屿同志,你这种感性输出模式……严重干扰了我的理性判断中枢。我可能需要重新校准一下我的情绪阈值。”
“需要帮忙吗?”孟屿的声音带着笑意,胸腔微微震动,“提供免费校准服务,终身保修那种。”
“暂时……不需要外部干预。”诸葛大力抬起头,努力板起脸,但眼里的笑意像碎钻一样闪烁,“当务之急是完成行李打包的剩余任务。根据清单,还差防晒霜、便携式充电宝、以及……”她目光扫过书桌,“我的那本《草原生态系统与游牧文化变迁》的田野笔记。”
她说着就要挣脱孟屿的怀抱去拿书,却被孟屿更紧地搂住。
“书我帮你塞进行李箱夹层了。”孟屿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充电宝在客厅充电,至于防晒霜……”
他松开一只手,变戏法似的从裤兜里掏出一支崭新的、spf50+ pa++++的防晒霜,精准地放在她摊开的行李箱最上层,“喏,刚下楼买的。草原紫外线指数高,大力这张宝贵的‘实验样本’脸蛋,必须重点防护。”
诸葛大力看着那支防晒霜,心里像被温热的蜂蜜浸泡着。他总是能提前想到这些细节,在她还沉浸在逻辑推演和数据模型里时,他已经默默地为她铺好了舒适的路。
“谢谢。”她轻声说,拿起那支防晒霜,指尖感受到塑料管的微凉,心里却暖暖的,“数据表明,全面细致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晒伤风险达98.7%,保障后续行程的舒适度。你这项投入产出比很高。”
孟屿被她这“一本正经算性价比”的感谢方式逗乐了,忍不住低头在她额头上响亮地亲了一下:“那当然,保护我方大力研究员,是孟某人的核心kpi之一,优先级高于一切。”
“孟屿!”诸葛大力捂了下额头,脸上刚褪下去的红晕又浮了上来,这次连脖子都染上了一层粉色,“注意影响!kpi不能滥用!而且……而且你这样突然袭击,会影响我的任务执行效率!”她试图用“效率”来掩饰自己的心跳加速。
“是吗?”孟屿挑眉,带着点促狭的笑意,故意又凑近了一点,鼻尖几乎碰到她的,“那请问大力博士,对于这种已知会‘干扰效率’的行为,你的最优应对策略是什么?是物理隔离?口头警告?还是……”他拖长了声音,目光落在她微微抿起的、色泽诱人的唇瓣上,意图不言而喻。
诸葛大力的呼吸微微一窒。强大的逻辑思维在面对眼前这张含笑的脸和那双专注又带着期待的眼睛时,似乎有点宕机。
理性分析告诉她,此刻最优策略是推开他,继续整理行李。但另一种更原始、更感性的冲动却在心底悄悄蔓延。
她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颤动了一下。
然后,在孟屿带着笑意的注视下,她做出了一个完全不符合“最优策略”的行动——她非但没有后退,反而踮起脚尖,飞快地在孟屿的唇角印上了一个轻柔如花瓣般的吻。
蜻蜓点水,一触即分。
“策略……策略更新。”诸葛大力迅速退开一步,转过身假装去整理箱子里叠好的衣服,只留下一个泛红的耳朵尖对着孟屿,声音努力维持着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根据最新实验数据……采取主动、低强度、短时接触的‘反制措施’,可以在最小化干扰的前提下,有效……呃……平衡双方情绪状态,达到……暂时的战略稳定。”她越说声音越小,逻辑也越飘忽,最后几个字几乎含混不清。
孟屿完全愣住了。他抬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刚刚被吻过的唇角,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一点温软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