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市人民医院的单人病房里,消毒水的味道被窗台上秦羽墨带来的一小束野花冲淡了些许。\2.c¢y,x~s?w-.?n¨e-t/
清晨微熹的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洁白的床单和墙壁上投下细长的光带,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
诸葛大力几乎一夜未眠。
她就坐在孟屿病床边的椅子上,姿势几乎没怎么变过。
后半夜孟屿因为麻醉完全消退,骨折处的疼痛和脑震荡带来的头痛恶心开始显现,睡得极不安稳,眉心紧蹙,偶尔发出压抑的闷哼。每一次细微的动静,都让大力瞬间警醒。
她会立刻俯身,用浸湿的棉签轻轻润湿他干裂的嘴唇,用温热的毛巾小心擦拭他额角的冷汗,调整他背后的靠枕以减轻手臂的压力。动作轻柔、精准,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她的指尖偶尔会停留在他没有受伤的手腕内侧,感受着那虽然虚弱但持续跳动的脉搏,仿佛那是维系她世界的唯一钟摆。
床头柜上,摊开着她的笔记本。但记录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
* **06:15** 体温 37.1°c (腋下) | 心率 82 bpm | 呼吸 18 rpm | 主诉头痛(vas评分 5\/10),恶心感减轻 | 给予温水 50ml 小口喂服 | 遵医嘱未使用额外镇痛剂。
* **07:00** 静脉输液(葡萄糖盐水 + 维生素)开始,滴速 40滴\/分 | 观察穿刺点无渗出红肿。
* **07:30** 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 过程顺利,无晕眩加重 | 心理状态:清醒,合作,情绪稍低落。
* **08:00** 医生查房前准备:整理生命体征记录,汇报夜间情况(疼痛、恶心变化,睡眠质量差)…
她的记录不再是关于草原生态,而是关于孟屿。
每一项数据、每一个观察,都细致入微,严谨得如同对待最重要的科研项目。只是握着笔的手指,偶尔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主治医生带着护士进来查房。医生检查了孟屿的瞳孔反射、骨折固定情况、伤口敷料,又询问了他的感受。
“头痛还有,像被锤子敲……恶心好多了。”孟屿声音依旧沙哑虚弱,但意识清醒。
“嗯,脑震荡的典型症状,需要时间恢复。骨折固定得很好,没有移位迹象。”
医生点点头,转向一旁站得笔直、眼下一片青黑却眼神清亮的大力,“诸葛小姐是吧?昨晚是你一直守着?处理得非常专业及时!尤其是头部保护和骨折制动,做得比我们一些实习医生都规范。伤者能这么快稳定下来,你的应急处理功不可没。”
医生的肯定让大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丝,但她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在孟屿身上:“这是我应该做的。医生,后续的护理方案和康复计划。
我需要详细的指导。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康复训练介入时机、脑震荡的观察要点和禁忌、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案。”
她的问题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医生有些惊讶于这个年轻女孩的专业和执着,随即赞赏地点点头:“好,待会儿让护士把详细的护理手册和康复指导拿给你。有任何情况,随时按铃。”他又嘱咐了孟屿几句静养的事项,便带着护士离开了。
病房里再次安静下来。孟屿看着大力布满血丝却异常执着的眼睛,看着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关于自己的记录,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心疼。
“大力……”他轻声唤她,想让她休息。
“别说话,”大力立刻打断他,语气是不容置疑的柔和却坚定,“保存体力。你需要绝对的静养。护理方案我会优化执行,康复计划我会和医生沟通制定最优路径。你现在的kpi,就是心率、呼吸、体温稳定,疼痛指数持续下降。”她像在给他下达最清晰的任务指标。
孟屿无奈又感动地扯了扯嘴角,没再坚持。他知道,此刻的诸葛大力,已经将守护他的康复,当成了她不容有失的“核心项目”。′w^a~n!g`l′i\s.o′n¢g\.+c·o^m·
上午九点多,病房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缝,几颗脑袋探了进来:胡一菲、曾小贤、吕子乔、关谷神奇、唐悠悠、秦羽墨、张伟,一个不少。看到孟屿清醒着,众人脸上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孟屿!你吓死我们了!”唐悠悠第一个冲进来,眼圈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