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朔风怒号,阴云密布,铅灰色的天空仿佛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卢植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得如同这压抑的天气。
巨大的沙盘置于营帐中央,上面细致入微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地形地貌以及行军路线,周围陈列着各式各样制作精巧的军事器械模型,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卢植身披沉重的青铜铠甲,外罩一件黑色的貂皮披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帅位。他面容刚毅,线条如刀刻般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忧虑与坚定。
坐定之后,卢植的目光缓缓扫过帐下诸位将领,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如今乌桓虽屡遭我军痛击,但贼心不死,尚存十万精锐。此股敌军一日不除,我大汉边疆永无宁日。今日召集诸位,便是集思广益,共商破敌良策。大家不必拘谨,畅所欲言。”
帐下众将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乌桓人的剽悍善战和狡黠多端,众人皆深有体会。
这剩余的十万大军皆是乌桓部落的精锐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想要将其一举歼灭,谈何容易。
众人绞尽脑汁,却一时想不出良策。就在这沉闷的气氛中,一位年轻将领挺身而出。
此人正是楚风,他身姿挺拔如松,一袭黑色劲装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形,束发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楚风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果敢。
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清晰,打破了帐内的沉默:“将军,末将有一计,愿为将军分忧。乌桓人以骑兵称雄,其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在以往的战斗中,常凭借此优势对我军进行突袭和骚扰,令我军防不胜防。然而,如今寒冬降临,天地间银装素裹,这看似不利的天气,实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绝佳契机。”
卢植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他身体前倾,专注地聆听着楚风的话语,抬手示意楚风继续说下去。
楚风深吸一口气,神情愈发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已的计划:“我大雪龙骑历经严苛训练,战马早已适应了冰天雪地的环境,骑士们更是精通在冰雪中作战的技巧,个个骁勇善战,不惧严寒。公孙瓒将军麾下的白马义从亦是名震四方的精锐之师,他们骑术精湛,箭术高超,所骑白马与这茫茫雪景融为一体,行动隐秘,难以察觉。我们可精心挑选一个风雪最为狂暴之日,趁乌桓人因严寒而放松警惕之时,发动雷霆突袭。以我大雪龙骑和白马义从为先锋,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速度和机动性,如两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插敌军中军。此举旨在打乱敌军的指挥系统,使其陷入混乱,首尾不能相顾。”
说到此处,楚风大步走到沙盘旁,伸手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在沙盘上轻轻比划着,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张飞将军率领他那支勇猛无畏的步卒部队随后迅速跟进。张飞将军勇冠三军,威名远扬,其麾下步卒皆历经战火洗礼,意志坚定,战斗力极强。他们可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趁着敌军混乱之际,果断截断乌桓人的退路,将其困于绝地。而刘铁柱、侯朋二位将军各领本部人马从两翼包抄,形成紧密的合围之势。如此一来,乌桓十万大军便被困于我军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插翅难逃。”
卢植听完楚风的计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凝视着沙盘,脑海中如同放映着一场激烈的战争影片,不断推演着整个作战过程。
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权衡。
片刻之后,卢植缓缓抬起头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楚风所言极是,此计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将我军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若部署得当,确有极大胜算。”
说着,卢植站起身来,双手背后,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进一步完善着作战计划:“只是,此次行动务必做到绝对保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各路人马需提前做好隐蔽和准备工作,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当下,卢植神色肃穆,目光炯炯有神,大手一挥,下达命令:“楚风、公孙瓒、张飞、刘铁柱、侯朋听令!命你们即刻带领本部队伍,共计八千人出击乌桓。务必严格按照楚风之计行事,各军之间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不得擅自行动。战场上,生死攸关,唯有团结一致,方能克敌制胜。此次出征,奋勇杀敌,若能成功击破乌桓,诸位皆是我大汉的盖世功臣!”众将齐声应诺,声音响彻营帐,气势磅礴,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数日后,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如期而至,仿佛是上天为这场战争奏响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