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准备。得人才者得天下,唯有汇聚各方英才,方能成就大业。”
张飞拍着胸脯大声道:“俺老张听楚兄弟的!只要有仗打,俺绝不退缩半步!俺定要跟着楚兄弟大杀四方,保我大汉太平!”
公孙瓒也接口道:“楚风所言甚是有理,高瞻远瞩。吾等当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扶汉室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
刘铁柱和侯朋也纷纷表态,言辞激昂,愿意听从安排,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卢植满意地点点头:“诸位皆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国之肱骨,有你们相助,植倍感欣慰,信心倍增。接下来,我们便按楚风所言,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明天准备上朝面圣。”众人围绕具体事宜商议许久,直至深夜才散去,各自返回营帐休息,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养精蓄锐。
回到营帐,楚风却难以入眠。
今日在城门口袁术的态度让他心中有些不快,但他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实力才是硬道理,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他望着营帐外的夜空,繁星闪烁,明月高悬,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已的辉煌天地,护百姓周全,
而另一边,袁术回到府邸,心中仍对楚风之事耿耿于怀,怒火中烧。
他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咬牙切齿地喃喃自语道:“一个无名小卒,竟敢在我面前如此张狂。哼,我定不会让你好过。我袁家四世三公,岂容你这等无名小辈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他唤来心腹谋士,低声商议着如何对付楚风。
谋士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献上一计:“主公,可设法在朝堂之上弹劾楚风,诬陷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搜集一些捕风捉影之事,添油加醋一番。如此一来,便可借圣上之手除去此人,以解主公心头之恨。”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犹如饿狼看到猎物一般,点头道:“此计甚妙。明日一早,我便进宫面圣,参他一本。我要让他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日。”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洛阳城的宫殿之上,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袁术身着华丽庄重的朝服,早早来到皇宫之外。
待宫门开启,他便匆匆入宫,直奔皇帝寝宫。见到皇帝后,袁术伏地叩拜,一脸悲愤焦急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昨日卢植将军班师回朝,臣在城门口见到一位名叫楚风的将领。此人虽立下些许战功,却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嚣张跋扈至极。更有甚者,臣听闻他私下里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结交各方势力,意图不轨,恐有谋反之心呐!陛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此乃关乎我大汉江山社稷存亡之大事!”
皇帝听闻,脸色大变,龙颜震怒,忙问道:“袁爱卿所言当真?可有确凿证据?”
袁术心中暗喜,脸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连忙说道:“陛下,目前虽暂无确凿铁证,但臣听闻他与一些江湖草莽、不法之徒来往密切,行为诡异,行踪不定。种种迹象表明,他心怀不轨,图谋不轨。还望陛下下令彻查,以防万一啊。若不及时处置,恐酿成大祸,悔之晚矣!”
皇帝沉吟片刻,神色凝重,道:“此事关系重大,朕定会派人详加调查。若楚风当真有谋反之心,朕绝不姑息迁就,定将其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曹操在府中也得知了袁术进宫弹劾楚风的消息。他眉头紧皱,心中暗忖:这袁术果然沉不住气,竟使出如此阴毒狠辣的招数。楚风绝非谋反之人,我绝不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看着忠良被奸人陷害。于是,曹操立刻吩咐下人备马,心急如焚地准备进宫面圣,为楚风辩解伸冤。
在宫中偏殿,曹操见到了皇帝。曹操伏地行礼后,诚恳真挚地说道:“陛下,臣听闻袁术弹劾楚风谋反一事,特来为楚风说情。楚风乃忠义之士,赤胆忠心,一心只为我大汉江山社稷着想。此次随卢植将军出征,奋勇杀敌,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他一心报国,绝无谋反之意。还望陛下明察秋毫,不要轻信谗言,以免寒了将士们的心,让亲者痛仇者快。”
皇帝看着曹操,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审视,问道:“曹爱卿,你为何如此肯定楚风不会谋反?莫要被表象所迷惑。”曹操答道:“陛下,臣与楚风虽仅有一面之缘,但观其言行举止,气质神态,绝非不忠不义、心怀叵测之人。且此次征战,楚风表现英勇无畏,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想必是有人嫉妒他的功劳,心生怨恨,故意诬陷抹黑。还请陛下不要轻信一面之词,以免错伤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