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苦笑着轻轻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佳作确实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可谁能想到,这也引来了一场不小的麻烦。袁术那家伙,也不知是出于何种居心,竟突然跳出来,一口咬定我这首诗是提前作好,抄袭他人之作,当场就对我发起了刁难。”
“啥?”张飞听闻此言,顿时暴跳如雷。
他猛地一拍石桌,这一拍用力极猛,石桌上的茶杯被震得高高弹起,“哐当”一声又重重落下,茶水溅得到处都是。
张飞气得满脸通红,犹如熟透的柿子,浓密的胡须根根竖起,像炸开的刺猬,“这袁术简直是岂有此理!太不讲道理了!他凭什么血口喷人?俺这就去找他,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不可!”
张飞说着,便撸起袖子,作势要往外冲,那气势汹汹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将袁术生吞活剥。
楚风赶忙伸手拦住张飞,用力将他按回座位上,安抚道:“翼德,先莫要冲动,且听我把话说完。他一口咬定我绝无可能在诗会现场即兴创作出这样的佳作,非要我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我无奈之下,只好将作诗时内心的真实心境和灵感来源,仔仔细细地向他道来。我告诉他,我是亲眼目睹了城中城外这触目惊心的巨大反差,心中悲愤交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才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春望》。可那袁术根本不听我解释,依旧不依不饶,言辞愈发尖酸刻薄,极尽讥讽之能事,说我不过是妄图靠抄袭他人作品来骗取众人的赞赏和喝彩。”
侯朋皱紧了眉头,眼中满是愤怒,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袁术也太蛮横霸道了!哪有这样胡搅蛮缠、随意污蔑人的道理?就凭他的一已之见,就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人?这也太欺负人了!真把人给气坏了!”
侯朋气得双手握拳,关节捏得咯咯作响,恨不得立刻冲到袁术面前,与他理论一番。
“就在局面陷入僵持,气氛愈发紧张的时候,幸好蔡琰姑娘挺身而出。”
楚风说起蔡琰,脸上不禁露出感激与敬佩交织的神色,“蔡琰姑娘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饱读经史子集,对诗韵之道有着极高的造诣。她不仅才思敏捷过人,而且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她先是义正言辞地斥责了袁术的无礼行径,声音清脆却又充满力量,在诗会现场回荡。”
楚风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又看到了蔡琰当时的飒爽英姿,继续说道:“随后,蔡琰姑娘从诗歌创作的专业角度,进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详细分析。她指出,我这首《春望》无论是从情感的连贯性和递进层次来看,还是从用词与当下残酷现实情境的高度契合度来说,都绝无抄袭的可能。她还强调,真正优秀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对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悟,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我的这首诗,正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真情实感的迸发,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我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悲悯同情。”
公孙瓒轻轻摇着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蔡琰姑娘才情出众,在文坛素有美誉,她出面说话,自然是极具分量。蔡家一门皆为饱学之士,蔡琰姑娘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点评逻辑严谨,论据充分,有理有据,想来在场众人听了,都会心悦诚服。那后来呢,袁术可还敢继续纠缠不休?”
“蔡姑娘的一番精彩剖析,让在场的不少文人纷纷点头称是,对她的见解深表赞同。然而,那袁术却犹如一头固执的犟驴,死不悔改,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就在这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蔡邕也出面调解了。”楚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神中充满了感慨。
“蔡邕在洛阳城的文学界德高望重,堪称泰斗级人物。他一生钻研诗词文学,桃李满天下,其学识和人品备受众人敬仰。李老先生先是以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充分肯定了我的诗作,称赞这首《春望》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从诗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和对黎民百姓苦难的同情。他还严肃地批评了袁术的鲁莽和无礼,语重心长地提醒他,在评判他人作品时,应当秉持公正、客观、严谨的态度,不可仅凭主观臆断和无端猜测,就随意诋毁他人的心血结晶。蔡邕的言辞虽然温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句话都如重锤般敲在众人的心坎上,说得入情入理,让人不得不服。”
“袁术听了蔡邕的教诲,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红一阵白一阵,犹如调色盘一般。他心中虽满是不甘,但在蔡邕的威望面前,也不敢再强行争辩下去。最后,他只能气呼呼地甩袖而去,临走时还不忘恶狠狠地丢下几句狠话,声称此事绝不会就此轻易罢休。不过,我压根没把他的威胁放在心上,毕竟清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