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陷入回忆那是1943年,抗日局势陷入胶着,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扫荡”。在华北的一个小村庄——清平村,李阳作为八路军的特派指导员,来到这里,与村民们一同抗击日寇。此时的清平村,正面临着日军频繁侵扰的严峻局面,粮食被抢、房屋被烧,百姓们苦不堪言。
李阳深知,仅凭村里有限的武装力量,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组织村民开展地雷战,利用地形优势,在日军的必经之路埋设地雷,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乡亲们,小鬼子太欺负人了!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咱手里虽然没有先进的枪炮,可咱有智慧,有勇气,咱可以用地雷把小鬼子炸得屁滚尿流!”李阳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向村民们大声疾呼。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既有对日军的仇恨,又有对未知的担忧。“李指导员,这地雷咋弄啊?咱都没见过。”一位大爷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阳笑着耐心解释:“大爷,别担心。我会教大家制作和埋设地雷。咱们的土地就是最好的战场,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把小鬼子赶出去!”
在李阳的鼓励下,村民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纷纷表示愿意跟着李阳一起干,保家卫国。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地雷制作和埋设行动在清平村悄然展开。
李阳首先带领村民们收集制作地雷所需的材料。他们从废弃的房屋中找来石头,将其凿成圆形,中间掏空,做成石雷的外壳。同时,从村里的铁匠铺收集废铁,熔化后铸成铁雷。炸药则是利用土法,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李阳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如何组装地雷,如何设置引信。大家学得非常认真,虽然条件艰苦,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一批土制地雷终于制作完成。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地点埋设地雷。李阳带领村民们对日军的行军路线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村外有一条狭窄的山谷,是日军每次“扫荡”的必经之路。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非常适合埋设地雷。
“乡亲们,咱们就在这山谷里给小鬼子布下天罗地网。把地雷埋在路中间、山坡上,等小鬼子来了,让他们有来无回!”李阳指着山谷,兴奋地对村民们说道。
于是,村民们在李阳的指挥下,趁着夜色,将一颗颗地雷小心翼翼地埋设在山谷的各个角落。为了增加地雷的杀伤力,他们还在一些地雷周围布置了竹签、铁蒺藜等障碍物。同时,为了防止日军发现地雷,村民们对埋设地点进行了巧妙的伪装,让地雷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日军自投罗网。果然,没过几天,日军的一支小队就朝着清平村进发了。他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山谷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当日军进入地雷阵后,李阳在山坡上发出了信号。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第一颗地雷被触发,炸得日军士兵血肉横飞。紧接着,周围的地雷接二连三地爆炸,整个山谷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四处逃窜。但他们越跑,触发的地雷就越多。有的被地雷炸断了腿,有的被竹签刺中,惨叫声不绝于耳。
在这场地雷战中,日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的小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几个士兵侥幸逃脱。而清平村的村民们,在李阳的带领下,成功地保卫了自已的家园,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村民们的士气。他们对地雷战的信心更足了,制作和埋设地雷的热情也更高了。李阳趁热打铁,组织村民们成立了地雷战小组,专门负责地雷的制作、埋设和战斗指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的地雷战技术越来越熟练,他们制作的地雷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普通的石雷、铁雷,还发明了连环雷、跳雷、夹子雷等多种新型地雷。这些地雷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在一次日军大规模的“扫荡”行动中,李阳和村民们提前得到了情报。他们在日军的行军路线上布下了大量的地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雷阵。
日军为了避免再次遭受地雷的袭击,这次派出了工兵部队在前面开路。工兵们小心翼翼地搜索着地雷,一旦发现就立即排除。
李阳看到这一幕,心中早有对策。他让村民们在一些地雷上设置了假引信,故意让日军工兵发现。日军工兵排除了这些假引信后,以为已经安全,便放松了警惕。
然而,当他们继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