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更是老少参与,“丑”态百出,令人笑破嗓子。
5岁的小艾书,从改土评产开始,天天追在大人屁股后头。后来一批比他年纪稍大的小孩,也跟着跑了起来。看到大人做什么,艾书就带着这帮小朋友做什么,有时连饭都不知道吃。其父艾福思考着如何在寨子里办一所学校,让这批娃儿有书读,不再到处闹闹嚷嚷。他先去与能教书的先生接洽。全乡识字人不多。本寨子里有两个,一个参军,一个已被外村请去了。只有3里外的姚先生和文先生。一轮谈下来,姚先生的要价是包吃包住,一年共要四担包谷、四担稻谷。以10个学生计数,多出一个就按两斗包谷、两斗稻谷照算。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560斤包谷,400斤稻谷需2亩地2亩田才产得出来。艾福说:“先生条件我看不高,十天答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