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 第212章 知足常乐

第212章 知足常乐

话说艾书退休后的生活,不,是光阴,如何过的充实些,撰写部门志、总撰地方志、主修本家族谱……有钱要干,无钱要干,贴钱也要干,为的是在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留点痕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功夫,十年过去,望着痕迹,不亦乐乎!其余他事,古稀之后,再继续做。

艾书由于生辰月日的特殊,每年亲戚、朋友、侄儿侄孙们都有好几十人与他过生日,家族长辈也经常参与。艾忠更是几十年如一日。他倡导不送礼,但总行不通,所以,非常不过意,其间也曾多次到外地过年回避。常常回避丢了一些,但来年又新增一些。

清晨,艾书吃过早餐,正想出门溜逛。老领导白慧敲门进屋。她将手里提着的红塑料袋递给艾书。红塑料袋内装着一个纸质酒袋,从上看出是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哟,老领导,您光临寒舍,已是蓬荜增辉了,您还带来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更受之不起了。”艾书激动地说,并迎请白慧往沙发上坐。

白慧说:“我是昨天听人说,他们前天和你过生日,而且是70岁生日。你看,那天你到我家都没说你的生日,把我隔外了。你每年都不超过初二就到我家,我们都不知道你的生日。”

艾书:“在您二老面前,谈什么过生日?您老人家长我十七、八岁,恩同父母。折寿了,折寿了。本来要活100岁的,您老人家这样做,给我折去一、二十岁了。”

白慧笑着说:“不折,不折,毛主席讲孝敬的,他见你这样尊老爱幼的,多奖你二、三十岁都不说了。”

艾书:“不过又沾您老的仙气,折去的寿又回来了。”大家笑谈了一阵。又接着说:“不过,老人家,您这个礼物太重了,我们可是从没有贵重礼物送过您二老。”

白慧:“你们送的是‘心’。心比什么都重要。你看,我们退休后,过去有认识的都变不认识了,但你们呢?以你和艾忠为代表的,逢年过节要来拜年,我们两老生日,没有哪一年忘记。英发70岁那年,你和艾忠他们张罗做寿,几百客人你们都安排得周周到到的。后来,他心梗去世,你们几个人全程操办。我家子女们,连磕头都是你教,还领着他们磕。有不认识你的人问,你是哪一个。当得知你的身份后,他们赞叹不已。有人说,比干儿子还贴心。”

艾书说:“这是应该的。说人非草木,其实草木也知春、懂报恩的,不给他雨露,它能成长吗?你给它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它就会快长快大报答主人。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人最需要的时候,那一滴水起了关键作用。知恩图报的人,感觉这个恩是报不完的。”

白慧说:“以前,英发我俩常议,那年,县委要调你到县委办公室当秘书,我们应当赞成。如果去了,后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艾书:“这个事,我还是感激英发书记的。家庭太特殊,父亲残疾,母亲重病,我在本区工作,方便照顾,一旦家里有事,一个小时就到。正因为书记留我、推荐我,我才成了全县最年轻的区级干部。”

白慧:“如果当时去了,那就不只是区级干部了。当时的县委秘书2人,后来一个是地专级,一个是正县级,你不比他们弱。”

艾书:“不,我比他们差,至少没有他们稳。”

白慧:“后来,知道你在莺咀的处境不利,英发常说,我如果知道在莺咀呆不长,那就不害到你了。”

艾书:“那不叫害到,那是真正的关心。”

白慧:“英发后来请组织上给你改变环境,但总是力不从心了。”

艾书:“老领导的关心,我是知道的,感激的。但作为一个农村娃儿,能走出社会,能担任一方领导,就知足了。再说,一出社会,老父常教诲,要多做好事,不吃人,不害人,不整人,就决定了我的性格,做不成大事。两种成功人:大官、大老板,就是要心狠手辣。‘慈不掌兵、善不当官’嘛!”

“就说计划生育。我那个观点和做法,是跟不上大势的。这一孩结扎,我是不抓的。两孩以上的结扎,有儿有女的我才去抓,儿女一大群的,我非抓不可。我认为,有儿有女,家庭才平衡,世界才平衡,人口素质好,卫国需要人。我的这个观点,30多年前,我和刘金书记去省开会,我就向副省长讲了。您说哪个要用我们这种人?就说你老县长,分管计划生育,读文件、讲话是坚决的,但心里是慈善的。”艾书接着说:“我在权力范围内顾下的一批末儿,嗨,都很优秀的,他们的父母交待,要好好记住我。我说:还有白县长,她没计较我。”

白慧:“2000年‘清超’,那个镇开除了一批人,其中教师就是三十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