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你妹!替本宫挡着 > 作品相关 (2)

作品相关 (2)

,魏帝废弃了数个前朝称号,改宰相为丞相,改帝姬丶王姬为公主丶郡主,改王后为王妃。

大雪纷飞之月,北朝的迁都队伍在官道上划出长长的蛇形。

卫之明很头疼,作为高津予的近侍,他充当了禁军首领和心腹,又兼要对迁都队伍的秩序负责。

没有起行就有人来汇报,“卫大人,您给支个招儿,王上这是怎么了?废帝为囚徒,则其后又该如何?”其时,高津予已为齐王。

卫之明道,“按照吩咐了办就好,不是说以中宫礼吗?”

礼部很为难的说,“是只是中宫供养,还是保留中宫仪仗的……”

还没说完就被卫之明打断,“这不是你能说的。”

礼部道,“下官又如何不知,只是……”压低了声,“须知即便是一妇人,中宫为帝君正位,而齐王如今为王。”

他们是少数民族夺得了中原局势,和南方的魏朝不同,他们须得杀了前朝皇帝的威风,这样才能使得原来的遗民安定下来。

高津予的确不会杀桓帝,人死了便是死了,活着却是块政治招牌。死了这个人,他又如何再找一块招牌去屈辱。

礼部的意思很简单,废帝没个车驾,大冬天的和奸妃两个人用桎梏挟制在囚车上,这可以不用管。

优容废帝皇后也不算要紧,中宫除了是皇后外,她还是现在南面魏帝的女儿。就两方秘密地合作夥伴关系来讲,也乐得人情。

况且秦后算得上是个好名声的皇后了,群众并不是完全的无知,秦后在最后为周室做的挣扎看在所有人的眼中。相比之下,昏君却并没有任何人同情。

甚至秦后的车驾经过的时候,有感激的民众下跪大呼千岁;而昏君囚车行经的时候,沿途被逼得民不聊生的贫民谩骂丶恨不得生吞的。奸妃更是被人当做了万恶之源。

民众被逼得连饭都吃不上,扔臭鸡蛋太奢侈,昏君到底还是个君,奸妃没少挨石子儿的。

一路上没多久囚车上的两人就被沿路激动的群众扔得满头是血。

西辽人灭周室的过程竟然比想象中的更顺畅,老百姓没有一个同情废帝的,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老百姓管的不是皇座上坐的是谁,有饭吃就是天理。

但礼部毕竟是懂礼数的。

西辽人是少数民族不错,汉化却已经百多年,文字丶礼仪丶语言,甚至连本民族的姓氏都汉化了,实在是对中原文化了解不浅。

礼部想的是,废帝的皇后用的是中宫仪仗,而齐王,尚且还是王,难道路途上摆仪仗的时候,还要被前朝皇后压过吗?

就算这个女人民望颇高,但现在正在改朝换代的这个关头,最敏感不过的时候了,这样做妥当吗?

显然是不妥当的。

卫之明头疼了,奉以中宫仪的话还是高津予自己说的。

只好对准备途中仪仗的礼部说,“你先照办着,等我一句话。”

礼部顶住压力,还要偏催,“那您可要快啊。”

卫之明马上去请示高津予,“废帝秦后仪仗事,还请殿下示下。”

高津予如今已是王,很快就明白手下的为难,“此行是要赶在正月前到洛阳,一切车驾从简。”

卫之明道,“是。”

就是说大家都别摆仪仗了,他们这一路是带着战略任务马上赶到洛阳去稳定局势,不是浩浩汤汤摆了仪仗旅游的。

至于前朝的遗民,都是顺便要带上不能放手的政治砝码罢了。

但卫之明走了几步,到了门口却又折返。

在书案看着南朝密报的高津予并没擡头,只是听见他没走又问,“卫卿还有何事?”

“仆想,”作为一个合格的谋士,卫之明还是尽责地指出,“殿下对前朝中宫事太郑重了。”

“你是觉得我做得不妥了?”

卫之明低头一凛,“其人可敬,却毕竟是前朝帝后。”

这还是含蓄的针砭了。

高津予却没动气,“投桃报李罢了,我给她的这点回报,比起她会给我的只是千之一二。”

说得令卫之明很是不解。

投桃报李?

卫之明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在说秦后的父亲,魏王与高津予勾结之事,所以接着说,“即便是这样,昔日种种,一桩归一桩,又何必如此擡举?”

高津予有些无奈地摇头,却又不想打击他的心腹谋士,“为今之计,不为国事计谋,却为一小女子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