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背景深厚,要借了我这地儿避难。哪里想到女方竟然是肃亲王呢。也难怪要躲我这儿来了,换了寻常权贵人家,谁能不卖宗姬一个面子呢?”
高梅月有些羞愧,“这事儿倒是误会,算我欠阿姐你个人情。”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有件事你倒是说对了,”秦方好牵起高梅月,“你当时想的,把奸夫□骂了出气,如今误会是解了,不过李兆丰还是该骂。走,咱们这就给你去出气。”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
☆丶平淡的一章
李兆丰完全不知道自己将面对如何的一场危机,还在不懈努力的游说高津予。
宁定公主么?
就此女本事素质而言是绝对不错的,年轻貌美,又有两朝之资历,出身高贵,又是南朝背景又是个汉人,娶了她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事。
但这么多得,只要有一个失,毕竟使高津予会深思熟虑。
“陛下是计较过公主曾嫁过人?”
高津予摆手,“西辽自西域而来,对女子贞操也实在不在意,改嫁再嫁是常事。况且她实在是个好女子。”
李兆丰不言语,静静等对方提问。
“孤该酬以她什么位份?”
妃子太委屈她,又是两朝邦交的见证。
但要作为皇后,倒不是说他舍不得,而是皇后不但是国母,掌管六宫之人——也代表了正统嫡系。
要是将南朝公主位皇后的,将来生下的皇子就难免作为嫡子继承。而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高家,不得不为了自身政权考虑。
一个有南朝血统的太子,或许代表着更多尴尬。
而即便皇后不生子,那么当有一天高津予要立太子的时候,太子之母又不为皇后,太子不为嫡子而继承,多少对其正统性会影响。
多少皇朝因嗣子而立其母,又多少皇朝为嗣子而废皇后。
高津予可以无所谓南朝公主做皇后的,但皇后不止是个大老婆那么简单。
李兆丰哪里就没想到这些事了。
他俯身一揖,说道,“那么就以公主为中宫。”
“中宫?”中宫还不是皇后么。
李兆丰继续说着他的计谋,“中宫是中宫,只是个名号而已,陛下往后要立后,则立个‘皇后’就好。”
“你的意思是二后并立?”
高津予目光深邃,百年前他的祖先在西域时倒是有过这样的二后之事。
但自入中原后,西辽族便以学中原文化为荣,他登基后更以高家政权为正统——正统的人,怎么会弄出两个妻子?这是还在草原上的游牧名族做的。
李兆丰不徐不疾,“自上古后,三皇五帝后将庙堂丶社稷,政教合一,而汉元帝初创‘昭仪’之位,只因二女不能同时为后。”
连个昏君都知道这事,高津予更不会做这事。
“诚然若此,此为多事之秋,非常之时为非常之事。若二后并立,中宫为庙堂祭祀之高,而皇后为六宫之贵,不就行了吗?”
高津予想了想,可不是这样,既然宁定公主是用来做吉祥物的,那就高位封着摆设,反正只要他旨意上写的是“中宫”。现在玩个文字游戏,等他想立太子的时候,再册个“皇后”。
李兆丰此计真是在拆分概念,以前是政教合一,他就让中宫去管祭祀,皇后代表政权,位份上两者相当,却又引入了个说得过去的系统。
这样对前朝也好,南朝魏帝也好,面子上都说得过去了,封的是中宫。
李兆丰道,“您便这么想,陛下是不是觉得宁定公主主事能力尚可?”
对这点,高津予自然很满意。
李兆丰道,“那不就得了,您就当娶进个管家婆,公主这样宜家宜室的女子,自然是会将后宫打理的妥妥当当。说起来是宗庙之高,不就行了吗?”
李兆丰果然有几分游说人的本事,特别当他还拿出一副“我是站在您的立场上,为您考虑”的架势,更是让人信服。
高津予心中已有了几分打算,却没打算马上松口,“此事孤待三思。”
李兆丰忙低首揖礼,表示恭敬。
这是帝王心术。
高津予想到,李兆丰果然是个善谋之人,中宫之策尚且寄下,其人是个将相之才,需要设法挽留。
头一次见面,他很是欣赏对方的才智,然而上位者的权术,他自不会头一次见面就立马纳了对方的策略,也显得他太过言听计从,非要器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