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秦方好也微笑,“我辛苦什么,去看看卫妃吧,可怜见的,头胎生的可是吃苦头了。她可是立了大功。”
萧贤妃心中就有些酸。这一日她受得打击也实在有些大。
原本她还能骗自己,自我催眠,卫妃生不出儿子卫妃生不出……但这会儿是真打击了。
偏偏秦方好说的言论是官方最标准版本,拿了那一句拆分开了嚼,她都不能反驳半个字。
身后的这些妃嫔们心里都酸。
高津予又岂会不懂后宫的这些幽怨,一眼望下去,大老婆,很贤惠很有风范,小老婆们醋意的样子,也很能满足男人的虚荣。
说明还是有人在乎他的。
妻贤妾美,这么看来还是大老婆更有风范一些。
秦方好心情不坏,原本她就不算是北朝后宫主流人士。高津予和旁人生一个是生,生一群也是生,她这样的处境,要计较,就把自己给计较去了。
西辽族内的萧卫之争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族系之争,还是牵扯到的后宫之争丶储位之争,这些争斗单拿出一个,都是背景多硬折进去都不冤的官司。
三加一,别说她是魏帝当了弃子的女儿,就算是得宠的女儿,折进去都是她自己活该。
心里估量着,萧卫二氏,原本萧氏比卫氏好一点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但如今卫氏能人辈出,掌兵权,又正与王府结亲,卫妃虽不是卫氏主族的姑娘,却又添了一个皇子。可谓风头正劲。
一个会制衡的皇帝,就不会放着一方独大。
哪怕是卫氏有个高津予素来看好的好基友,势力大了,高津予头一个就要把人拍下去。
再想想,萧氏在后宫中又怎么会没人呢,元年之后,继着卫妃,上个月便又查出一萧嫔一萧答应有了身孕。
对萧氏而言,主族势大,不怕出不了人。
送几个族中姑娘到皇帝后宫的事,萧氏不差人。
就这个家族来说,卫妃首生了子嗣,这也不算大事,有的是继而起之的萧氏女。
但对萧贤妃各人来说,没有儿子,就是场危机了。
卫妃的事对萧妃刺激有些大,萧贤妃有些坐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呢,这章是明天的更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童鞋提意见了,我自己也有些动摇了。如下 原本呢,开文的时候作者是想着,本文要走轻松风,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但现在也是尊重大家的意思,对着这个标题,或许各位会有不同的想法。私底下,没开文前,就有朋友和我说过,我这文的文名起得像脑残萝莉。小江经常会做出些囧事,大家见谅。改名字不是容易改的,首先我对不起封面姑娘的辛勤劳动,突然的改文名,会让美工多出一件活,如果可以不改的,我想也别总是麻烦美工大神。感谢jj美工后台支援过小江的三个封面。其次,因为牵涉到后台排榜的问题,名字错了,系统就会出错。另外,这文发了有三个星期了,许多老读者都已经习惯了这名字,我很担心某天,大家打开了收藏夹,咦~(⊙o⊙),怎么出现了一篇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吧,我现在先征询一下:1.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标题的,要不要改 2.要改名了,改什么好。总不能续上一个更让人不满的名字。诚恳的请求各位的指出。另外,在作者的更新中会对此事每天作出声明。要是决定改名了,或许也要个几天通知,请大家谅解。
☆丶中宫斥南臣
卫淑妃所生子排行第三,按着老风俗,越是出身高贵的婴孩都是要到大点才取名,怕折了福气。
子凭母贵,众人皆知,妃之子总与嫔之子更贵。三皇子深得帝心,也不会有人没眼见的把卫妃之子与李嫔之子相比。
皇三子办满月宴的时候,南朝使臣正慢悠悠地抵达洛阳。
觐见北帝,用的是三跪九叩之礼。便是见到北朝官员寻常也下跪。
对北朝来说,这自然是大涨国威的事。但作为一个汉人,看着娘家人这样奴颜屈膝,秦方好觉得真想下了宝座,去掌搧人两耳光。
也觉得可笑讽刺。
昔日英国商人到了东印度,恰好是乾隆朝的事,入朝觐见,为着要不要给老佛爷(此处是指乾隆)下跪,“蛮夷”的英吉利商人表示,只跪自己的女王,而不跪其他人。
北帝近来心情不错,顺带在皇三子满月宴上赐了南朝使臣座。
看着娘家人卑躬屈膝地搁着几个席面跪地感激涕零的磕头,周围的北朝臣子们都当了笑话看,秦方好就满心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