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赵匡胤演义 > 第二一回 刘金定痴情探病 高君保畏罪赖婚

第二一回 刘金定痴情探病 高君保畏罪赖婚

之首。民女不敢当。”陶三春百般让权,刘金定说什么也不同意。

赵美容从中打合:“刘小姐乍到军中,对军中将官士兵尚不熟悉,还是由陶王妃领兵,单等到寿州禀明万岁,再叫刘小姐登台拜帅。”

陶王妃点头:“也好。”

刘金定想:到寿州不知能否见到高君保?他是否能认这门亲?刘金定眉锁春山,杏眼发乜!赵美容看出她有心事,忙问:“小姐,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刘金定忙说:“哦……没有。”

“不对!你瞒不了我的眼睛。有难言的话说不出吧?”

刘金定说:“我离家数日,心中惦记山寨,又惦念父兄。”

“好孝顺的姑娘,离家以后能想念老人和兄长。可恨我的命苦,生个逆子不听母训,背我离家,至今音信皆无,怕的是凶多吉少。”说到这,赵美容泪如泉涌。

哭得刘金定心酸,说道:“老人家别难过,高少爷背母私逃是为国尽忠,他无有危险已去寿州。”

赵美容闻听此言不哭了:“刘小姐,你认识高君保?”

“哦……”,刘金定这才发现自己说走嘴了,面红耳赤,满脸娇羞,无言答对。

赵美容觉得其中有事:“刘小姐,你见过我的犬子?”

“见着了!他路过双锁山,到山上讨水喝,见过一面。”

赵美容很聪明,马上明白八九。这姑娘见过高君保,刚才说到寿州力杀四门为的是找人,找谁?丑丫鬟又说找姑老爷子,能不能是找高君保呀?真要是君保招亲,这临阵收妻犯死罪呀!不过这姑娘倒是百里挑一,可是现在不是收妻的时候。又一想:我别问了,咱来个糊涂庙糊涂神儿,到寿州再说吧。

她们谈到半夜方才散去,各自回寝帐。次日,五鼓升帐,刘金定到营中听差。陶三春齐军过卯,发放军情已毕,准备起兵闯营。军兵来报,南唐北营撤兵到西面,闪出通路。

林文善为什么撤兵?这就是他明白的地方。

昨日赵美容和李秀英追赶敌将于金国。南唐元帅林文善赶到,鸣金收兵,关上寨门。又听说军师于洪回来,急忙召到帅帐,商量对策。

于洪说:“陶三春带十万兵往里冲,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们肯定要伤兵损将。另外,困寿州原是为了把赵匡胤饿死,如今他不但没死还活得挺精神。现在救兵又到了,拦他无用,不如避开锋芒,先撤兵,叫陶三春过去,然后,疆场上分胜败。打胜了咱们再困城,把陶三春的人马也困在里边。打败了也能减少损失。”

林文善说:“正合我意。”

就这样,林文善连夜传令撤兵,连夜拔营起寨,一夜功夫,城北边变成了一片空地。

陶三春闻报问刘金定:“南唐撤兵,我们可不可以过去?”

金定说:“我看应该进去,因为文武群臣及军卒,在城内缺衣少盐,又无兵器,急需补给。我们可带进去,即使有危险也得去,鼓舞城内军民士气,以利再战。”

陶王妃说:“好!”叫郑印保着赵美容开道,刘金定保护李秀英督后队,拔营起兵。李秀英脸上消肿,神志清醒,只是折腾得身体虚弱。

简短截说,郑印和赵美容带先锋队,顺利来到寿州城下。城上的军卒欢呼雀跃。赵匡胤早就得信,城门大开,军卒列队欢迎。赵匡胤带着军师步行出城,看眼前敌兵已撤,救兵开来,豁然开朗。

郑印下马磕头:“臣回城交令!”

“皇侄搬来救兵功高盖世。你母亲在何处?”

“后边督队,现在燕长公主到。”

这时,赵美容下马施礼:“皇兄遇难,京城百官万分难过,特命陶王妃和我前来救驾。救驾来迟,请万岁恕罪。”

“御妹何出此言?是愚兄无能,累你受风霜之苦。功高莫过救驾,何罪之有?御妹先进城歇兵。”

“不,等等陶王妃一起进城。”

赵美容嘴里说话,眼睛东张西望,干什么?找他儿子。看了半天没有。低声问赵匡胤:“皇兄!你外甥君保私离京城,不知是否到寿州来了?”

“御妹请放心,君保几天前就来了。现在城内帅府休息。”

“谢天谢地!快把我急死了。”

“御妹!我御妹丈被虏到敌营,至今无音信,我对不起你。”

“咳!皇兄,不要为我难过,打仗没有不伤人的,小妹能受得住,但愿他能安然回城。”

这时,陶三春带兵赶到,众位王爷和侯爵又来问候。李秀英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左顾右盼找丈夫高怀亮。看了半天也没有,又不好意思马上就问,只得耐着性子随众人进城。

这时,陶三春喊:“万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