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赵爱卿,你乃朝中文官之首,朕有事不找你找谁?你不敢出去,你找个人去,朕托付你了。”
赵普明白皇上耍赖,推在我身上。我倒有主意,你把韩龙兄妹抓住,绑在午门外杀死,替郑王报仇,把你也洗出来,陶三春就退兵了。但是这个主意不能出。说出来,皇上不但不准,还得怪我,他舍不得桃花妃子和大舅子;不出主意又不行。怎么能把我解脱呢?
赵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了,郑王是天子的磕头兄弟,韩龙是他的内兄,亲戚带朋友,圈里的事,还得皇上的亲戚去办。主意拿定,向上施礼:“臣有本奏。”
“讲。”
“话不传六耳。”
皇上明白了,怕大伙听着。“赵丞相近前来。”
赵普来到龙书案前,低低的声音说:“万岁,陶王妃只可安抚不可用武,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武艺压倒群臣的、是陶王妃佩服的、和万岁有亲戚的、和郑王还有交情的官员,去见陶三春,准能退兵。”“这个人上哪去找,谁知道陶三春佩服谁呀?”
“臣保举一人准行。”
“谁?”
“老驸马、您的御妹丈东平王高怀德呀!”
赵匡胤恍然大悟:“对呀,他去太合适了,我怕他不去,当着文武卷我的面子,我是怪他不怪他?”
“臣有主意。万岁,事到如今,您得屈尊龙体到东平王面前求他,高怀德最讲面子,一脸抹不开的肉,准能答应。” “好计!”赵匡胤又乐了。赵普退下,赵匡胤离开龙书案,走下品级台,来到高怀德近前:“御妹丈,孤求你来了。你和郑王夫妻交情甚重,妹夫辛苦一趟,劝上一劝吧!”说完,一躬到地。
皇上给大臣施礼,可把高怀德吓坏了,闪身躲在一旁:“万岁,折了微臣阳寿了!”他嘴里说着,眼睛狠狠瞪赵普,意思是:都是你出的主意,叫皇上难为我!再看赵普眯缝眼睛,捋着胡须,笑呵呵地看着高怀德,意思是:谁让你皇兄办错事,你当妹丈不替他分忧,谁去呀!就看你会不会办事了。
高怀德这个人很正直,文武双全,知书达理,也恨赵匡胤宠信韩氏兄妹,错杀郑子明;又贬了苗光义。有了难处我得帮忙。大家心里明白,毛病在韩妃身上,又怕赵匡胤不爱听,都不敢说。别人不说,我得说:“万岁!我和郑王夫妻有交情,要分什么事,这不是缺金短银,这是人命关天。人家丈夫被杀害,我用朋友交情去说,不让他母子报仇,陶三春能听吗?白费唇舌!叫我去见陶三春,行!可得有个条件,万岁能应我就去。”
赵匡胤说:“御妹丈说吧!什么条件?”
“要抚恤他母子,以慰英灵,陶三春要什么条件都得答应。”
“行、行!只要解开陶三春的仇疙瘩,退兵回府,要什么条件朕都应,你就替朕做主吧!”
“好!众家官员全在这呢,都听清了!陶三春要什么条件,万岁都应允。万岁,我这就去。”
高怀德走到张光远近前,小声说:“你要看住韩龙,别让他跑了!”张光远点头。
高怀德下殿,来到午门下,冲城楼上喊:“御林军晓谕陶王妃,叫她退兵一箭地,高怀德要见她有话说。”
“是!”军卒高喊:“陶王妃,请您退出一箭地,东平王爷来了。”
陶三春一听是高怀德出来,冲身后摆手,队伍往下一撤,陶三春立马观瞧。午门“吱呀呀”分为左右,高怀德走出午门。
高怀德往对面一看,陶三春怒发冲冠,叩镫横刀。左边有一匹小马,小马上端坐小公子郑印。郑印穿白带孝,再看远外队伍怒气冲天。高怀德看见郑印,眼泪围着眼圈直转,含泪走到陶三春马前,躬身施礼:“贤德的王嫂,高怀德大礼参拜。”说完,跪倒磕头。他这也是替赵匡胤赔礼呢!
陶三春一拨马头,刀交左手:“高王爷免礼,我陶三春有何德能,敢劳千岁大驾,请起。”
要在平时,陶三春准能下马还礼,今天顾不得了,说道:“高王爷,陶三春今天无礼,为给丈夫报仇,找赵匡胤算帐。我丈夫郑恩跟赵匡胤南征北战,出入枪刀林内,没功劳有苦劳。赵匡胤忘恩负义,忘了结拜兄弟手足之情,忘了对他救命之恩,忘了有功之臣,杀死我的丈夫。陶三春要为夫复仇,讨伐忘恩负义之贼。高王爷可为正人君子,我不与你为难,请你回去,把赵匡胤叫出来,叫他受死!”
高怀德说:“王嫂息怒,容小弟把话说完,你再讨伐皇上。”
陶三春说:“没什么讲的!你是赵匡胤的妹夫,当然向着他说话。我丈夫郑恩没交下人,你还能帮着死的?一定向着活的。再者说,向着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