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有些沉重,压在他的身上,却让他更显身姿挺拔。
他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那是长途跋涉留下的痕迹。
他单膝跪地,伴随着铠甲的碰撞声,恭敬地说道:“臣刘勇,叩见陛下!”
李启示意刘勇起身,目光锐利地看着他:“刘将军,这段时间,义士军的情况如何?”
刘勇抬起头,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回禀陛下,义士军上下,皆忠心耿耿,士气高昂。只是……”他顿了顿,欲言又止。
此时,他心中有些纠结,那些流言蜚语在他脑海中盘旋,他深知朝堂复杂,自己虽一心报国,但这些流言蜚语可能会影响义士军的未来,他在犹豫要不要把听到的所有传言都告诉李启,担心会给义士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又不想对君主有所隐瞒。
他偷偷看了一眼李启的表情,想从上面找到一些暗示,心里想道:“陛下对义士军如此厚爱,我若不说,怕日后陛下知晓会怪罪;可若全说了,又怕给义士军招来祸端。”
“只是什么?”李启追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迫切。
刘勇吞吞吐吐地说:“只是……只是,臣听闻,朝中有一些传言,对义士军不利。”
李启眉头一皱,眼神变得冷峻起来,他在心中思索:“朕就知道,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定不会善罢甘休。”
“是吗?”他冷笑一声,目光中闪过一丝冷意,语气低沉地说,“谁在背后散播谣言?”
刘勇低下了头,他不敢直视李启的眼睛,心中有些害怕,想道:“陛下如此生气,我若说出名字,那些大臣必定会报复,可不说又不行。”
李启见状,没有再追问,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看着眼前的刘勇,心中暗想:“这朝堂之水,还真是浑浊不堪。这刘勇也是左右为难,朕不能让他难做。”
“刘将军,你先下去吧。”李启语气稍缓,摆了摆手。
“臣告退。”刘勇退了下去,沉重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御书房内,显得格外清晰,那声音逐渐远去,仿佛也带走了一些沉重的气氛。
“福安,去看看,是谁在传谣?”李启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寒意,像是从冰窖里冒出来的,像是自言自语。
福安立刻领命而去,只剩下李启一人,站在空旷的御书房中,他的眼神越发深邃,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他在想,这朝堂的局势越来越复杂,自己必须要小心应对,不能让任何一方势力坐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微的敲门声,那敲门声很轻,像羽毛轻触门板,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陛下,有要事相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