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正殿,金碧辉煌得刺人眼目,龙涎香悠悠升腾,那独特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把殿内的气氛烘托得庄严肃穆。
李启端坐在龙椅之上,龙椅的把手凉滑无比,那凉意顺着指尖直往心里钻,恰似他面对外敌时心底那抹隐忧。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下,光影在大殿的角落斑驳陆离,仿若窥探朝堂局势的暗敌。
突然,一片乌云飘来,遮住了那片阳光,就像大齐即将面临的危机,瞬间让大殿笼上一层阴霾,李启的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站立的刘勇,那目光仿若实质,烧得刘勇浑身不自在。
“刘将军,此番义士军归来,朕甚是欣慰。”李启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威严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传进刘勇耳中,宛如威严的钟声在空谷回响,带着让人臣服的力量。
刘勇身着银甲,单膝跪地,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那寒意瞬间传遍全身,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声音却依旧洪亮:“能为陛下效力,乃是臣等荣幸!”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嗡嗡作响,满是忠诚与热忱。
“嗯。”李启微微颔首,
刘勇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挺直腰杆,双手握拳放在两侧,详细禀报道:“回陛下,此番出征,义士军折损百余人,皆为轻伤,不影响战力。军备方面,弓弩箭矢尚可支撑三月,粮草辎重,亦可维持一月有余。”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外,臣等缴获敌军战马百余匹,精良盔甲若干。”
李启听着刘勇条理清晰的汇报,眼中满意之色更浓,他右手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每一下敲击都仿佛在权衡着大齐的未来,那震动从指尖传来,让他更能感受到自己决策的分量。
“很好,义士军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李启起身,衣料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殿中央,每一步都似踏在大齐的国运之上。
到了殿中央,他先是双手缓缓抬起,而后双手合十轻轻搓动了一下,仿佛在为大齐的命运祈福,接着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刘将军,你先下去休息吧,稍后朕会命人安排犒赏。”
“臣遵旨!”刘勇再次拱手行礼,他的脸上带着恭敬,随后退出了大殿,脚步踏在地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渐行渐远,那脚步声仿佛带着他完成使命后的踏实感。
待刘勇离去,李启转身回到龙椅,对着一旁的福安说道:“去,传张肃,宗泽,速来见朕。”他的话语简洁有力,不容置疑,仿若帝王之令,不可违抗。
“奴才遵旨。”福安躬身领命,退下时衣摆轻轻摆动,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尽显谦卑。
须臾,张肃与宗泽先后进入殿内,二人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他们皆向李启行礼,动作恭敬而庄重,张肃行礼时,左手抚着右手的衣袖,宗泽则是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李启示意他们起身,随即开门见山道:“二位爱卿,义士军已归,朕心中稍安。然,外敌虎视眈眈,朕需未雨绸缪,尔等有何御敌之策?”他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游移,带着审视与期待。
张肃捋着胡须,面色凝重,他捋胡须的动作缓慢而沉稳,每捋一下都停顿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外敌之事,确实不可小觑。臣以为,当先摸清敌方底细,方可对症下药。”说话时,他眼神中带着谨慎,眉头微微皱起,声音低沉缓慢,像是在细细斟酌每个字,说到“不可小觑”时,声音还略微加重了些。
宗泽抱拳道:“臣赞同张相所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臣请命,愿亲率兵马,前往边境探查敌情。”声音爽朗,透着武将的豪迈,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说到“亲率兵马”时,声音高亢激昂。
李启缓缓走到殿前,俯视着殿外广阔的天空,风从外面吹进来,拂过他的脸庞,那风带着外敌的威胁气息,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沉:“敌情自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方向。”他顿了顿,回过头看着张肃和宗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二位爱卿,这大齐之外,可不止一处觊觎之地啊……”他的语气带着掌控全局的自信,最后一句话的尾音略微拉长。
张肃沉吟片刻,捋着花白胡须的手指微微一顿,而后缓缓说道:“陛下明鉴,如今大齐周边,北有蛮族铁骑,骁勇善战,那马蹄声仿佛就在耳边,一直对我国北方草原虎视眈眈;东有倭寇海盗,时常侵扰我沿海城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仿佛能看到海边的浓烟滚滚;西边虽有天堑山脉阻隔,却也不可掉以轻心,臣听闻西域诸国近日似有异动……”他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透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