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地说。
李启眯着眼,双手抱胸,静静地听着。
“说来奇怪,原本连胜的义士军似乎停了下来,战报也少了……”张肃皱着眉头,疑惑地说。
这义士军的行动一直备受关注,突然的停滞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之前朝堂上就有不少关于义士军的讨论,如今这一情况更是让人心生疑窦。
“停了下来?”李启放下手臂,眼睛瞪大,语气疑惑地问道。
义士军士气正盛,为何停止进军?
张肃凝重地说:“老臣派人查探,探子说义士军似乎遇阻碍,但具体不明。”李启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不安感更强,来回快速踱步思考原因,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如炬地对张肃说:“传令下去,让宗泽即刻回京,朕要亲自询问。”“遵旨!”张肃躬身行礼,然后缓缓退下。
李启又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月光,双手撑在窗台上,长长的叹了口气,心中阴霾密布,窗外的月光似乎也变得黯淡了些。
几日前,就有一些边境的风吹草动传至京城,虽然还未明确具体情况,但已在朝中引起了一些微妙的气氛变化,为义士军的停滞埋下了伏笔。
几日后宗泽赶回京城,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李启坐在龙椅上,身体前倾,眼睛紧紧盯着门口。
宗泽匆匆走进来,看到李启后,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愧疚地说:“皇上,臣来迟了。”李启摆了摆手,急切地问:“宗将军,义士军为何停止进军?”宗泽抬起头,看着李启,脸上满是自责,说:“回皇上,臣已查明,非有意停止,是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什么难题?”李启皱着眉头追问。
宗泽低下头,咬了咬嘴唇,沉声道:“粮草不足,连日征战消耗巨大,所剩无几。”这粮草供应一直是大军出征的关键问题,之前虽有准备,但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粮草的消耗远超预期。
李启听后,身子往后一靠,手摸了摸额头,心中一惊,意识到严重性,立即坐直身体,对张肃说:“张爱卿,此事交由你负责,务必保证粮草供应充足。”张肃领命,恭敬地弯腰行礼。
随后众臣商议解决方案,期间张肃面临重重困难,他虽与粮商有旧怨,但为大局放下身段。
只见他满脸堆笑,双手作揖,不断地向粮商们诉说着利害关系,额头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
在克服运输艰难险阻时,他一边指挥着众人,一边紧张地搓着手。
就在大家都以为粮草即将顺利供应时,突然传来消息说运输粮草的车队在半路遭遇了劫匪,众人的心一下子又悬了起来,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
而张肃却镇定自若,眼睛微微眯起,原来他早有防范,暗中安排了护卫队,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意外,粮草顺利运往边境,制定完善计划。
数日后张肃前来汇报:“皇上,粮草供应……嗯……基本解决,各地粮草正运往边境。”脸上带着喜色,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启点了点头,脸上的紧张之色稍缓,嘴角微微上扬。
张肃又说:“臣还发现之前御敌计划小漏洞,也已弥补。”“为皇上分忧,是臣的本分。”张肃躬身说道,御书房气氛渐轻松,李启靠在龙椅上,欣慰地看着臣子们,
就在这时,福安匆匆进来,一路小跑着,到了李启面前,“皇上……”福安喘着粗气。
李启坐直身体,疑惑地问何事,福安看了众人一眼,又低下头,欲言又止。
李启挥了挥手,示意其他人都退下。
福安这才走到李启身边,弯着腰,低声说:“皇上,奴才刚收到消息。”说完从袖中取出卷轴双手呈上:“这是义士军和宗将军御敌进展文书,还有赋税情况。”李启伸手接过卷轴,慢慢展开细阅,眼睛随着文字移动。
文书里义士军战况捷报频传,如尖刀插入敌军心脏,敌军节节败退,各地赋税也如期缴纳,国库充盈。
李启脸上露出欣慰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走到窗边望着渐亮的天空,双手背在身后,心中充满希望,窗外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更明亮了些。
然而,福安正欲领旨传达李启重赏义士军和宗泽时,突然顿住,身体像被定住了一样,脸色凝重,嘴唇微微颤抖。
犹豫了一下后,他深吸一口气,将另一份卷轴呈上:“皇上,还有一事。这是各地赋税情况,奴才核对后发现有些不太寻常的地方。”李启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变得严肃,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狐疑地展开卷轴。
看到赋税数额和对比,开始欣慰,但目光下移眉头皱起,手指紧紧握住卷轴,指节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