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的正规军队,不知刘将军意下如何?”
刘勇”
李启听出了他话中的顾虑,笑着说道:“刘将军不必担心,朕可以给予义士军最大的自主权,只要你们忠于大齐,朕绝不会干涉你们的内部事务。”
刘勇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跪下叩首:“谢皇上隆恩!”
李启扶起刘勇,沉声说道:“如今南方战事已平,北方却依旧不太平,朕需要一支精锐之师,镇守边关,保卫大齐的疆土。不知刘将军可愿担此重任?”
刘勇毫不犹豫地抱拳道:“臣愿往!”
李启满意地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继续吩咐,忽然,福安快步走了进来,在李启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启脸色微变,对着刘勇和宗泽说道:“朕今日有些乏了,你们二位将军先下去休息吧,明日朕再与你们商议具体的安排。”
刘勇和宗泽行礼告退,福安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
福安躬身退下,脚步轻快地穿梭于宫殿之间,他一边吩咐宫女太监们准备晚膳,一边安排着明日的朝会事宜。
御花园的花开得正好,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如同温柔的绸缎轻拂脸颊,福安却无暇欣赏,他紧锁着眉头,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让皇上满意。
处理完军事相关事务,李启的思绪又转到了民生方面,毕竟战争之后,百姓的生活才是国家稳定的根基。
乾清宫内,李启和张肃相对而坐,两人面前摆放着几份奏折,气氛有些凝重。
“张爱卿,南方战事虽然已经平定,但战后的民生问题却不容忽视。”李启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必须尽快恢复生产,稳定民心。”
张肃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臣已经拟定了一份安置流民的方案,请皇上过目。”
李启接过方案,仔细地阅读起来。
方案中详细列举了安置流民的各项措施,包括提供粮食、种子、农具,以及减免赋税等等。
李启看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份方案考虑得很周全,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臣遵旨。”张肃恭敬地应道。
“还有,”李启顿了顿,继续说道,“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朕打算在那里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让南方成为大齐的粮仓和经济中心。”
张肃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皇上圣明!南方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如果能够好好发展,定能成为大齐的经济支柱!”
李启点了点头,”
夜色渐深,乾清宫内灯火通明,那明亮的光线刺得人眼睛酸胀。
李启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一份关于义士军的资料,陷入了沉思。
这支军队骁勇善战,却又行踪诡秘,该如何安排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又能保证他们的忠诚呢?
“皇上,夜深了,您该歇息了。”福安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那参汤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轻声劝道。
李启抬起头,揉了揉眉心,接过参汤一饮而尽,那温热的参汤顺着喉咙流下,让身体暖烘烘的。
“朕还不困,你先下去吧。”
福安见状,也不敢再多言,默默地退了下去。
李启放下手中的资料,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黑暗如浓稠的墨汁,心中思绪万千。
义士军的出现,或许会改变大齐的未来……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皇上,出事了!”
此时,宫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烛火在风中摇曳不定,发出“噼啪”的声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
李启心中也隐隐有了不妙的预感。
李启凝视着手中的资料,义士军的过往战绩赫赫,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耀眼夺目。
这支军队,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用好了,能披荆斩棘,守护大齐江山;用不好,则可能反伤自身,成为动摇国本的隐患。
如何驾驭这股强大的力量,成了摆在李启面前的一道难题。
“皇上,这义士军桀骜不驯,只听命于刘勇一人,若贸然收编,恐难以掌控啊。”张肃的声音在李启耳边响起,带着一丝担忧。
李启微微一笑,他知道张肃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张爱卿所言甚是,朕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义士军骁勇善战,乃不可多得的精锐之师,若能为我所用,定能使大齐如虎添翼。”
“皇上圣明,只是这刘勇……”张肃欲言又止,
“刘勇此人,朕见过一面,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