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52章 大道之母,天地之始

第52章 大道之母,天地之始

寅时末刻,渭河平原的晨雾尚未散去,河畔的芦苇荡里传来早莺啼鸣。,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靖九盘坐在一方青石之上,背后的葫芦里新泡的决明子茶泛着琥珀色微光。四位弟子围坐成半圆——尉烈红发间沾着露水,尉能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画着卦象,尉空的金丝眼镜倒映着渐亮的天光,尉净则偷偷揉着被蚊子叮咬的脚踝。

\"今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靖九展开泛黄的竹简,河风掠过时,简上墨字如游鱼浮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靖九突然抓起一把河沙任其流泻,沙粒在晨光中形成一道金色瀑布。\"可见混成之象否?\"他指向沙流中纠缠的细碎石英,\"非沙非石,非水非风,却含造化之机。\"

尉能若有所思:\"就像八极拳的'混沌劲'?\"

\"善!\"靖九袖中突然抖出个陶罐,罐中水墨交融成太极图案,\"未分阴阳时,方见真道。\"

第二句: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远处渭河渡口传来晨钟,余韵在雾中层层荡开。靖九闭目静听,直到最后一声钟鸣消散:\"钟声灭处,可还听得?\"见众人茫然,他忽然拍打身旁古槐,震落无数露珠。¢看?书~屋.小?说?网+ ,追′最+新_章?节,

尉净惊呼:\"露里有钟声!\"

\"寂非无声,寥非无形。\"靖九接住一滴露水,\"道如这滴水,纵使坠入渭河,不改其性。\"

第三句:周行不殆,天下母

朝阳跃出地平线时,靖九解下腰间草绳,屈指弹成个首尾相衔的圆环。\"看!\"他将草环抛向芦苇丛,惊起的白鹭恰好组成环形队列飞过天际。

尉空猛然站起:\"就像我们昨日练的周天搬运!\"

靖九颔首,忽然将草环套在尉烈腕上:\"气血运行,天道循环,皆在此中。\"

第四句:强字之曰道

讲至此,靖九突然沉默,只是用树枝在沙地上画了个\"道\"字。一阵怪风掠过,沙粒自动填补笔画凹陷处,形成立体字形。

尉能倒吸凉气:\"这...\"

\"名可名,非常名。\"靖九抹去沙字,露出底下蚁群组成的相同字形,\"强名之时,已失其真。\"

第五句:域中四大

正午烈日下,靖九让四人背靠背站立:\"尔等影子交汇处是何物?\"地上黑影交融成个完美圆形。

尉净蹦跳着踩影子:\"是我们又不是我们!\"

\"人居四大,却在道中。\"靖九突然将葫芦里的茶水泼向众人,水珠悬停空中,每滴都映出完整的华山倒影。

讲经毕,众人收拾行装时,发现青石上凝结的露水竟自发排成经文。*k~a¢n^s_h^u^j`u~n·.?c^c\靖九头也不回地向华山走去,道袍下摆扫过处,野花次第绽放。尉空突然发现,师父每一步的间距,恰好是昨日渭河波浪的平均波长。

在八百里秦川东端,华阴城如一枚被黄河与华山合力摩挲千年的玉璜,沉淀着华夏文明最原始的基因密码。此地南依华山绝壁,北瞰渭河平原,东望潼关天险,地理的褶皱里藏着半部中国史的草蛇灰线。

华山在此拔地而起,花岗岩山体如青铜鼎般泛着冷冽青光。玉泉院前的\"五龙桥\"石刻上,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对弈的棋局仍隐约可辨;青柯坪的摩崖题记里,李白\"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的诗句与当代登山者的涂鸦形成荒诞对话。

最奇绝的是\"华山峪\"古道。那些在崖壁上凿出的石窝,自秦汉沿用至民国,累计踩踏形成的凹陷竟深达寸余。采药人说,暴雨后石窝会渗出淡红色水珠,相传是历代坠崖者的血泪结晶——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当地\"朝华山\"习俗中,总要在峪口撒一把朱砂。

西岳庙外的老街上,明代药铺\"德寿堂\"仍用黄裱纸包草药。掌柜抓药时念的\"十八反歌\",音调与元代《饮膳正要》记载的如出一辙。对面打铁铺的火星飞溅中,铁砧的凹痕与《天工开物》里的锻铁图惊人相似。

城隍庙巷的早市堪称活化石。卖\"麻食菜\"的老妪用牛角刀将面团掐成猫耳朵,动作与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纹饰同源;\"华阴水晶饼\"的油纸包装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