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辰时三刻刚过。?m·a!l,i′x\s~w!.?c?o~m?
鹿鸣山金顶,玄霄派主殿“紫霄云顶殿”前方的巨大汉白玉广场——问道坪,此刻已是人山人海,气象万千。天公作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初夏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承载着千年道蕴的圣地上,将每一块历经岁月打磨、光可鉴人的白玉石板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问道坪的正北方,依山势而建的巍峨紫霄云顶殿在晨光中更显庄严。重檐歇山顶覆盖着深沉的孔雀蓝琉璃瓦,檐角高翘,悬挂着古朴的铜风铃,山风掠过,铃声清脆悠远,仿佛能涤荡心灵。殿前九级高阶之上,巨大的朱漆殿门缓缓洞开,内里深邃,供奉着玄霄派尊奉的祖师——真武大帝的神像。
神像乃整块玄玉雕琢而成,高逾丈余,面容威严沉静,披发跣足,身披玄黑甲胄,脚踏龟蛇,一手持剑,一手指诀,周身隐隐有北斗七星之象流转,散发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威与深沉的北方水德之气。神像前香烛长明,浓郁的檀香混合着贡果的清香,形成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弥漫而出。
随着一声低沉浑厚、穿透力极强的玉磬声从殿内响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荡涤了广场上所有的嘈杂私语。祈福法会,正式开始!
广场上的人群瞬间肃立,两千余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向大殿高阶。只见以掌门维玄子为首,玄霄派当代的核心力量,如同众星拱月般,自殿内鱼贯而出,步履沉稳,踏在玉阶之上,发出轻微而富有韵律的回响。他们面向真武大帝神像,神情无比恭敬虔诚。
玄霄派门人序列,此刻清晰无比地展现在天下修行者面前:
掌门维玄子 居于绝对核心。他今日未着常服,而是换上了一身极其庄重的玄色金线云纹法衣,颜色暗合真武玄水之色,头戴紫金芙蓉冠,手持一柄白玉为柄、银丝为毫的拂尘,神态沉静如水,目光深邃似海,周身隐隐有清光流转,不怒自威。他身侧半步之后,并肩而立的正是他的师弟,玄宇真人。玄宇真人同样身着隆重法衣,气度雍容,眼神睿智,是门派中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二代“剑”字辈紧随掌门与玄宇真人之后,十位身着深青色绣银线龟蛇北斗纹道袍的男女道人缓步而出。他们年龄跨度看似不小,但个个气息沉凝,渊渟岳峙,行走间自有法度,眼神锐利如电却又内敛深沉。!7!6\k+s′./n¨e?t\这便是玄霄派的中流砥柱,每一位都执掌着门派内重要的堂口、秘法传承或在外镇守一方道场。为首者正是二代首座剑奎真人,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手持一柄古朴的松纹古剑,象征着“剑”字辈的锋锐与传承,剑锷处亦刻有龟蛇交缠之象。
三代“靖”字辈再其后,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六十余位身着天青色绣玄武踏浪暗纹道袍的道人。他们大多处于壮年或盛年,是门派事务的主要执行者和对外交流的中坚力量。每个人的神情都带着对祖师的无限敬畏与对法会的肃穆,步伐整齐划一,显示出良好的门规与修为。其中唐泽也在队列之中,面容平静,道袍上的水波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四代“尉”字辈人数已然过百,身着素雅的月白色云纹襕衫,云纹亦隐含真武腾云驾雾之意,如同铺展开的一片白云。他们多为青年弟子,朝气蓬勃,眼神中充满了对祖师的虔诚、对盛典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队列虽庞大,却井然有序,无人交头接耳,展现出玄霄派严谨的门风。
五代“辰”字辈,最年轻的梯队,十余名身着淡蓝色普通道服的男女,有些还带着些许稚气和紧张。他们是门派未来的种子。
维玄子率众在殿前高阶上面向真武神像站定。他并未多言,只是将手中拂尘轻轻一摆。霎时间,早已侍立在广场四角的三十六名“尉”字辈弟子同时掐诀引咒,口中念念有词,所结法印隐隐有北斗七星之形。
嗡——!
低沉而宏大的钟声自山顶钟楼响起,声震四野,回荡于群山之间,宣告法会核心仪式的启动。紧接着,悠扬清越的道乐由殿内专门的乐班奏响,丝竹管弦之声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古朴、庄严、神圣,曲调中隐有《真武灵应真经》的韵律。
维玄子率先,无比虔诚地拈起三柱儿臂粗的千年降真香,在早已点燃的紫铜鎏金三足大香炉中,向着真武大帝神像深深三拜,方才插入香炉。青烟袅袅,扶摇直上,凝而不散,在晨光中竟隐约形成龟蛇盘绕的祥瑞之象!随后,玄宇真人与十位“剑”字辈道人依次上前,同样焚香叩拜。整个焚香过程庄严肃穆,香烟缭绕升腾,将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