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风雨蝶梦沧海 > 第23章 天巧

第23章 天巧

肩膀道:“兄弟,哥哥武功虽不如你,但想来多少也能帮上些忙,你我既然已经结拜,你的事情便是我的,纵使赴汤蹈火哥哥也毫无怨言。啊,这次你可不许再悄悄独个离去了呀。”

童未泯听得心里颇暖,目中感动得蕴出几许泪花,连连点头,竟一时说不出话来。岂知洞庭怪叟却是纵声笑道:“哈哈哈,谁说你武功不如他,想三丰老兄教出的徒弟还能差得了么?更何况你还尚能与我对上三五十招啊(此当然是指云枫早前误打误撞与他做对功之势一事)!哈,只是你还未曾开窍罢了。哼,回头待你伤愈后,我再传你套武功,到时定可与泯儿并驾齐驱。”

云枫听得心中讶然,心想:这如何使得,我乃武当派弟子,未得师父允许便去学习别人的武功,虽然是人家先提出的,但却也是不合情理,到时师父定会责备于我,可这也是人家前辈的一番心意,我又怎好直言拒绝呢?如此一番两难,面上便显出了几丝愁苦,愣愣望着洞庭怪叟,却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洞庭怪叟瞧出云枫之为难,面上神秘一笑,说道:“哈,年轻人,莫要为难,我知你是担心你师父不同意你学习旁人武功。但,老夫可不是旁人。早先我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哈哈,你道如何?我与你师父张三丰老兄,也曾是把兄弟呢,哈哈,不止如此,我俩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呢!你学我的武功,跟学他的,有何不同?哈哈哈哈。”

原来,这洞庭怪叟与张三丰确是八拜之交,两人从小便玩在一起、一同在江湖上漂泊流浪。那时,张三丰尚还叫做张君宝,而洞庭怪叟则没有什么具体名字,平时张君宝都唤他做二子或小狗子,两人都是孤儿,七八岁时便即结识,彼此相依为命。张君宝大小狗子三岁,小狗子便喊他一声“大哥”。后来,到得两人十几岁大时,竟都同时间突然地各有奇遇。先是小狗子在一次讨食中被一群地痞追打,偶然得一位江湖异士救下并收做徒弟;刚巧那日张君宝在“家”

中等待友伴时,也是遇到一群泼皮纠缠,被赶巧路过的武当火龙道人救下,火龙道人见张君宝一身根骨不同寻常,便也将其收做弟子。这之后,两个好兄弟便随着各自的师父,彼此天各一方。直等到四十年后,两人才又因机缘巧合,重逢一起,那时二人都已是武林中的名宿、江湖上之泰斗。后来,张三丰接掌武当门户,事务繁忙;洞庭怪叟隐居洞庭湖,不再行走江湖,遂彼此间又再疏远了。然而,即便真个是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也都阻隔不断这一对患难至交的真挚友情,只是平日里并不提于嘴上罢了。此事,武林中人自也没有几人知晓(朱雀按:《明史》中《张三丰传》所载,火龙道人本修道于终南山,并非如拙作中所述是武当弟子,而且张三丰与武当派实际本也没有直接渊源,只缘武当是道家泰斗,遂民间才会将百姓心目中的仙道“三丰真人”

归入武当门下。这些,史书中都略有记述。然故事却并不一定要完全拘泥于史载,况且历史记载也不一定完全真实可信。总之,作者姑枉之言,读者姑枉看之便是,权当闲来消遣)。听了洞庭怪叟讲述的其与张三丰的故事,楚云枫等人不禁都是连连称奇,心想这世界真是太小也,实在想不到两个生死至交的好兄弟之间的感情,竟然还可叫后来之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神助般的延续上。有了这样一层干系,云枫便不再有所顾忌,当下便恭身谢道:“如此,晚辈便先多谢师叔了。”

跟着,又微一迟疑,说道:“只是……未泯是师叔的亲徒,您有何高深武功,也当先传授给他,再行授给晚辈才是呀。”

洞庭怪叟又是一笑,赞道:“好,处处都先想着自己的兄弟,也不枉你二人一番结拜。不过,你也不用替泯儿担心,我之所以传你不传他,是因为那套武功并不适合于他,他习练的是督脉功夫,那武功却需要纯阳的功力才能将之发挥到极处,刚好你练的是武当的‘纯阳无极’。哈哈,若非如此,我也是不会传你的。”

娉婷忽然似是恍然大悟般,搭话道:“哦,是了,前辈早前便是误会我们要偷窃你的这套武功罢?”

洞庭怪叟点头道:“是啊,不错。想来这套武功是老夫近些年才研创出的,内中实在是融会了老夫一身武学的精髓,实在不想让它落于奸人之手,但也不希望它随着我入土啊!”

“嘻嘻,”

娉婷顽皮一笑,又道,“早先您由于误会我们觊觎您的武功,说什么也不要我们上山。而今,不单将我们让入庐中,更还自愿要传授武功。唉,早知如此,您又何必当初呢!”

这一下,不止是怪叟,就是楚云枫与童未泯也都被逗的呵呵大笑,小小茅庐之中,洋溢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