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叶,电车马上就要到了,不要乱跑哦~”手被温和微笑着的母亲拽住,苏槿只好回头露出一个天真烂漫(…)的笑容:“是,妈妈。”
啧,就这么算了吗?暗自叹息自己的年龄,苏槿只好作罢,内心不免有些失望。
“电车即将进站,请退至白线内侧候车。”扩音器中响起了广播声,等待了许久的电车终于缓缓驶来。
电车逐渐向他们靠近,这时候苏槿鬼使神差地往小女孩那里瞥了眼,却看见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啊!”的一声惨叫,那个女人跌了下去。
那个穿着白色连身洋裙的女人披头散发地——仿佛是自愿跳下去似地——从月台上跌落,蹲伏于即将驶过的电车之前。
而目光所及之处,手往前伸着的女孩脸上依然平静,却带着恶魔般阴刻的笑意。
是她推的!是她!苏槿心里有一个另一个她在呐喊着。
“救命啊!谁快救救我呀!”女人望着越来越近的电车,发出绝望而恐惧的惨叫,然而当她看见那个女孩时,她的脸上却又出现了另一种神情——仿佛母亲面对淘气的孩子那般无可奈何,仿佛任何错误都可以得到原谅一般倾尽全身的爱露出的微笑,无比温柔的微笑。
而这时,奇迹般的,苏槿仿佛切身地听到了她对那个女孩的心声:只要是你,只要是你做的就可以被原谅……只要是你……任何事情都可以原谅啊……
接着,电车碾过了女人的身体,在这之前女人只来得及发出一声“不!”的惨叫,亮绿色的车身染上了女人的鲜血,显得异常阴森。
而这时女孩像是感受到了苏槿的窥探一样,转过脸对苏槿缓缓露出了一个略带鬼魅的微笑,仿佛下一秒要碎掉了一般。
无意识地倒退一步撞到了母亲,苏槿身体深处涌出了一阵迟来的恐惧,因为她又发现了一件骇人的事实。
没人看见!没有一个人看见!
此时的人们脸上依旧带着满足而欣喜的笑容,而在苏槿眼里却令人背脊发凉。
无视了身后母亲担心的问候,苏槿急速的喘息着,汗滴顺着脸颊淌下来,心脏似乎被人紧紧地攥着。苏槿转过头对着母亲勉强笑了一下说了声:“没事,妈妈我们快上车吧!”
上车的那一瞬苏槿回头看去女孩的方向,却又发现那里已经空无一人,电车前方也仍是崭新干净的亮绿色。
幻觉么?苏槿皱眉。……还是那种“朋友”?
摇了摇头,苏槿失笑,她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居然还会怕这种小鬼,不过刚才那一幕似乎有种异样的眼熟。
嘛,谁知道呢?
其实有些事情往往没有表象看得那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欺骗了自己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1左手缺失中指,右手缺失无名指和小指,咳原因很狗血以后会解释=-=2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原来是佛教的法式。盂兰盆是“ullabana”的音译略词,本意是“倒悬之苦”,为了拯救这个苦难而进行的法式。据“盂兰盆经”的解释,说是目连尊者为了拯救陷入饿鬼道的母亲,按照佛教的教义,在7月15日(阴历),供奉各种食品为供品,以这个法式救出了母亲。 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丶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现在是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 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象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 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