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晏青焚阳
骄阳似火,高悬于天际,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最后一丝水汽蒸干。
慕霁辰率领着晏青军,一路艰难,向着天启帝都进发。
途经翠云国边境,熟悉的村庄映入眼帘,慕霁辰心弦紧绷,六年前与小北在此受村民援手之恩,犹如昨日重现,历历在目。
怀着覆杂的心情,他驱马入村。
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死寂,房屋破败,荒草丛生,没有一个人影,村民们不知生死。
当年少年们质朴的笑脸一一浮现于脑海,如今却物是人非。
他紧握缰绳,手微颤,久久凝视,悲痛如潮水般冲刷着他的心魂。
许久,他才强压下满心悲戚,带领晏青军继续前行。
沿途所见,疮痍满目,流民如潮,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除了绝望,便是麻木。
酷热难耐的天气,让空气都变得滚烫,仿若燃着火,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热浪与尘土,如同置身熔炉,却让人心生悲凉。
看到瘦骨嶙峋的孩童在路边饿得哭泣,晏青军的将士们纷纷解下自己干粮袋,递到脏兮兮的小手上,轻声安抚着;遇到受伤病倒的老者,略通医术者赶忙上前,不顾行军的疲惫,就地搭起简易的医棚,为老人诊治,敷药熬汤。
这一路,小北身子不见过转,面色青白,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他常常是困得打盹,即便偶尔醒来,也是眼神迷离,精神萎靡。
军中巧匠历经数日精心雕琢,制成一辆轻巧马车,车内铺设清凉竹席,四周轻纱曼舞,既遮阳又透气,还巧妙地隔绝了尘土的侵扰。
于是,小北大多时间都是在马车上昏睡。
就这样,大军在烈日与烟尘中跋涉了两个月,转眼时值大暑,酷热更甚。慕霁辰终于抵达天启帝都城南郊区,当即下令晏青军停驻扎营。
他小心翼翼地将沈睡中的小北抱起,轻轻放入营帐,安排妥当后,又唤来几个可靠的亲兵,细细交代了一番,随即与闻人青纪率领先锋部队,策马扬鞭,直奔帝都城南门而去。
城外,一片死寂。
天启帝都那巍峨雄伟的城墙,虽历经岁月沧桑,依旧高耸入云,好似垂暮的巨人,见证着昔日的辉煌。
然而此刻,城墙上空阴霾笼罩,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四下冷清,不见一兵一卒把守,好似一座被遗弃的空城。
慕霁辰勒住缰绳,穿过烟雾弥漫丶荒芜杂乱的空地,远远便瞧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寒珞朗,一人一骑,宛如孤狼傲立。
他身着一袭黑色战甲,甲片在阳光下闪耀,如夜空繁星,紧贴其身,尽显挺拔健硕。
头上戴着彩傩木雕面具,那面具色彩斑斓却又透着一股神秘的清冷,眼部镂空处,露出一双黑黝黝的眸子,仿若一汪寒潭,冰冷丶深邃。
□□坐骑如同神骏,通身雪白,唯有四蹄如墨染就,与它的主人一样,孤傲,冷静。
这个人,还是跟从前一样,强大,孤傲。
同时,也不像从前了——那张面具太惹眼。
慕霁辰怒视此人,催马疾驰,手中剑柄越握越紧,甚至掌心都渗出了汗。
待近得身前,他停马抽剑,“噌”的一声,灵剑出鞘,寒光闪耀,一道青色闪电划过,剑意如龙,带起一阵烈烈劲风,吹得周围尘土飞扬。
他瞪着对面的人,嘲讽道:“为什么要戴面具,是怕见人吗?”声音冷冽,在烈日下竟如寒风刺骨。
寒珞朗仿若未闻,身形一动不动,唯有右手缓缓擡起,握住焚阳剑柄,轻轻一抽,“锵”的一声,剑鸣震耳。
霎那间,浩然剑气喷薄而出,竟如烈日当空,光芒万丈,剑意中却并无半点邪气,炽热的剑气将周围的烟雾驱散,露出一片清明。
他透过面具凝视着慕霁辰,声音冷冽平淡,字字清晰:“来吧!让我看一看,何为天龙之子。”
话音未落,寒珞朗双腿一夹马腹,白马猛然间爆发出骇人的力量,伴随着一声战意昂然的嘶鸣,犹如离弦之箭,朝着慕霁辰疾驰而来。
焚阳剑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在空中划出一道绚烂的弧线,宛如火红的流星划过夜空,带着不可阻挡之势,斩向慕霁辰,剑风凌厉,呼啸声中,仿佛连空气都被一分为二。
慕霁辰哪会有丝毫畏惧?晏青剑在手中嗡嗡鸣颤,似在呼应主人的满腔怒意。
刹那间,晏青剑灵觉醒,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