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无人知晓的诀别
寒珞朗紧蹙眉头,望向闻人玉珩,声音低沈带着些许颤抖,“先生,若殿下未能觉醒‘天龙血脉’,他的命运会如何?”
闻人玉珩微微叹息,神色凝重地望向远方,缓缓道出预言:“若他未能觉醒天龙血脉,他与你二人,凭借赫赫战功亦能飞升,位列仙班。”
“而九州大陆,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劫难,变成人间炼狱,苦难重重,绵延数千年,直至新的‘天龙血脉’现世。你与他,很快就会被世人淡忘,再没有凡人的信仰,没有人朝拜,甚至连金身神像也会消失。你们只能在仙界做一个低阶的闲散神官,碌碌无为,无奈地等着神力渐次耗尽,最终,消逝于天地之间,化为尘土。”
寒珞朗听闻,身子一震。
太子殿下,最终会化作尘土,灰飞烟灭吗?
儿时的誓言犹在昨日,寒珞朗的心一阵阵抽痛。
不!
片刻后,寒珞朗回过神来,面向闻人玉珩恭敬地行了一礼,恳切地说道:“先生,劳烦您应允,晚辈想在这仙岛上小住几日。”
闻人玉珩瞧他若有所思,遂微微点头。
三日后,寒珞朗找到闻人玉珩,道出自己斟酌许久的计划。
闻人玉珩听闻,惊愕之色溢于言表,连忙摆手劝阻:“寒将军,此举万万不妥!”
他着实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竟作出这般选择。
“你可曾想过后果?且不说慕霁辰能否承受那般天翻地覆的变故,单是你,魂魄会被打入无尽深渊,在修罗炼狱受尽千道劫,万重难,再无轮回之日!”
寒珞朗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相信殿下!他比任何人都勇敢,比任何人都坚韧。至于我……那不重要。”
闻人玉珩一面摇头,一面叹息,“你完全没有必要这般极端。况且,你的命运,本不该如此……你已经作出了牺牲,只需要守在慕霁辰的身边,做他的左膀右臂,助他觉醒便是。”
寒珞朗轻轻摆了摆手,郑重言道:“先生,作出这般决定,晚辈已斟酌再三,理由有三。”
“其一,如果晚辈守在殿下身边,实难眼睁睁看着他从天之骄子到落魄蒙尘,受尽折辱困苦。正如您所言,天龙若不经受深渊磨砺,无法觉醒血脉之力。有晚辈在其左右,殿下怎么可能跌入深渊?”
“其二,为将者,在战场上,考虑的是用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如果用九州大陆十年的黑暗,换取数千年的安宁,晚辈认为值得。”
“其三,晚辈是天启大将军,由晚辈来撕开这场劫难的序幕,是最合适的。九州若起战祸,邪魔外道必然横行,彼时,假如没有一个能驯服邪祟的人,只怕殿下的大业会异常艰难。”
寒珞朗顿了顿,擡首望向苍穹,似要将心底的决定倾诉予天地。
“既然分别已成定局,那不妨以身饲魔,用最极端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促使殿下觉醒天龙之力,助他悟道成圣!”
闻人玉珩聆听完这一番肺腑之言,内心如翻江倒海,既震撼于其果敢决绝,又被其深沈无私的情义所感动。
良久,闻人玉珩才缓过神来。
他眼眶微湿,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寒将军,你舍生忘死,这等大义,实在令人钦佩。贫道定当倾尽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寒珞朗微微欠身,向闻人玉珩致以谢意。随后,神色凝重地叮嘱道:“先生,关于晚辈的计划和理由,还望您务必守口如瓶,莫要让殿下知晓分毫。”
闻人玉珩含着热泪,郑重允诺。
这时,寒珞朗擡手探向胸襟,取下贴身佩戴多年的锦囊,精致小巧的锦囊已被体温捂得温热。
他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块美玉,冰蓝色的玉石闪着熠熠星光,上面雕刻的一条游龙好似活物。
他双手奉上,言辞恳切地说道:“先生,此乃殿下所赠灵物,名为‘琉璃珏’,这是其中的半块。晚辈不想使它沾染上邪息祟气,请您代为妥善保管,待殿下功成之日,再替晚辈归还给殿下吧!”
闻人玉珩接过琉璃珏,刚一入手,便觉一股醇净而神秘的灵息暗暗涌动,他不禁连连惊叹。
端详许久后,他忍不住问道:“寒将军,这般灵物非同寻常,却不知另一半在何处?”
寒珞朗目光虚望远方,轻声答道:“另一半琉璃珏,仍在殿下身边。”
闻人玉珩听闻,眼中精芒一闪,再次细细打量手中的玉石,心中突然生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