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想早点出发,或许可以更早的靠近目标吧。”
“苏导,作为您的处女作,请问您觉得电影的票房能达到多少呢?” “票房就交给观众吧,就我个人而言,一千万不嫌少,两千万不嫌多,多多益善了!哈哈哈。” ... 虽然请这些记者过来已经花了一笔车船费,在采访结束以后,苏牧还是每人塞了个小红包当做润笔费。 看着记者们眉开眼笑的离开,苏牧也稍微松了口气。 拿人手短,总不至于在网站上胡咧咧了吧。 应付完记者,苏牧也请《石头》剧组的成员们聚了个餐,庆祝电影的杀青。 一个多月来,大家相处的也都很愉快,郭滔、徐争等人还热情的向苏牧表示,他们档期很松,有需要随叫随到! 酒宴散罢,众人散去,苏牧与黄博一同回了京城。 黄博要趁着新年群演回家的机会,再去影视城看看有露面的机会。 这也是绝大多数演员,寻找上镜机会的大众路线。 苏牧则直接拧着两瓶好酒,去了一趟田老师家拜了个晚年后,便直奔学校,准备借助学校的设备,开始电影的剪辑。 自家公司还只是个空架子,设备虽然已经采购了,但是还没有到货,估计要等年后了。 在《疯狂的石头》上映之前,公司也要开始各种招聘了。 起码该有的框架要搭建起来,然后还有摄影、美术、剧务等等。 每个导演都要有自己使用熟练的一班人马,这样才能使用的得心应手。 一直借田老师的也不像话。 《石头》剪辑完成之后,自己也该继续第二部的创作了。 是继续《疯狂的赛车》,还是试试其他的呢? 还是换一个吧,不能逮着一个人死薅,要是把宁昊薅秃了,中國就平白少了一个好导演。 国外虽然也有不少好电影,但因为社会制度、文化的不同,除开那些特效大片之外,其余的在国内往往也并不吃香。 等自己去了国外再薅。 国内的话,嗯...换个人薅。 一人薅一部,博爱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