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灾情,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如此令人绝望。
“殿下,小心!”国师忽然低呼一声,拂尘一甩,挡在萧景珩身前。
只见人群中,忽然飞出一块石块,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直奔萧景珩面门而来。
若非国师眼疾手快,恐怕萧景珩就要被这石块击中。
石块落在台阶上,摔得粉碎。
石块碎裂之声,虽细微,却如惊雷般炸响在众人耳畔。
钦天监前的喧嚣,似被一只无形大手骤然扼住咽喉,顷刻间鸦雀无声。
所有目光,皆汇聚在那枚碎裂的石块,又缓缓上移,最终定格在台阶之上,蟒袍加身的萧景珩身上。
萧景珩面色沉冷,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灾民,又落在国师微微抬起的拂尘之上,眼底深处,似有怒火翻涌,却又被他强行压制下去。
他缓缓抬手,止住了身后欲要发作的扈从,目光重新投向那些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百姓。
“朕知晓,诸位受苦了。”萧景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丝沉稳,一丝威严,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皇城遭劫,宫阙倾塌,朕与诸位一般,皆是受害者。”萧景珩继续说道,语气放缓,似是想要安抚这些饱受苦难的百姓,“然则,天灾人祸,非人力可逆转。朕虽力有不逮,却也绝不会坐视诸位受苦。”
他顿了顿,目光环视四周,将每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尽收眼底,沉声道:“朕在此立誓,登基之后,必当竭尽全力,赈济灾民,重建家园,使诸位……有饭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栖。”
“朕之所言,天地可鉴,日月为证,若有虚言,天诛地灭!”
萧景珩的声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在这寒风凛冽的皇城之前,回荡开来。
他这一番话,虽未曾提及具体的赈灾之策,却如同一道曙光,穿透了笼罩在灾民心头的绝望阴霾,带来了一丝希望,一丝期盼。
人群之中,原本愤怒与绝望交织的面容,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他们看着台阶之上,蟒袍加身的七皇子,看着他肃穆的面容,听着他铿锵的誓言,心中五味杂陈。
有人依旧面露怀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欺骗,他们已经很难再轻易相信任何承诺。
有人眼神动摇,七皇子的誓言,或许并非虚言,或许……真的能给他们带来一丝生机。
也有人跪倒在地,朝着萧景珩的方向,叩首不止,口中喃喃自语,不知是祈求,还是感激。
钦天监前的气氛,随着萧景珩的誓言,悄然发生着变化。
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期盼。
国师立于萧景珩身侧,看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灾民,又看了看面色沉静的七皇子,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殿下仁慈!”
不知是谁,率先高呼一声,打破了钦天监前的沉寂。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如同潮水般涌动起来。
“殿下圣明!”
“殿下千岁!”
“多谢殿下!”
呼喊声,不再是愤怒与绝望的宣泄,而是带着一丝感激,一丝期盼,甚至一丝……敬畏。
萧景珩面色稍缓,却依旧肃穆,他抬手虚扶,示意众人起身,沉声道:“诸位不必多礼,赈灾之事,刻不容缓。诸位且先散去,稍安勿躁,朕必不会食言。”
灾民们闻言,虽仍有不舍,却也渐渐散去。秩序重新恢复,钦天监前,再次变得寂静下来,只是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气息。
萧景珩转身,步入钦天监正殿,国师紧随其后。
殿内,依旧空旷而冷清,早朝的痕迹,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剑拔弩张的肃杀之气。
“殿下,方才之举,甚得民心。”国师轻声说道,打破了殿内的沉默。
萧景珩摆了摆手,走到首位之上,缓缓坐下,面色依旧凝重,并无丝毫喜色。
“民心易得,亦易失。”萧景珩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忧虑,“空口白话,终究难以长久。若无实实在在的粮食赈济,今日之誓言,终将化为泡影。”
国师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他深知粮食对于此刻的皇城,对于那些饥肠辘辘的灾民而言,意味着什么。
“殿下可是已有筹粮之策?”国师问道,语气带着一丝试探。
萧景珩沉默片刻,抬手示意国师屏退左右,待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之时,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