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副县长和葛英雄一家都住县委大院,当了很多年的邻居。
之前于红梅在县城读高中时,就借住在舅舅家里。
平时进进出出的,就被孙二桥看上了。
但当时孙二桥只是单方面的喜欢,没有多作表示。
事情原本到此为止了,可偏偏几年后,又有了下文。
几年后,于红梅高中毕业,进了西埠乡供销社,成为一名光荣的售货员。
家中有这么一位金凤凰,求亲的人当然络绎不绝,但是于红梅都没同意。
不是嫌弃人家出身不好,就是嫌弃人家长的丑,总之,她一个也看不上。
家里人开始犯愁了,天下之大,哪里有于红梅能看中的人呢?
县里的不行,市里的不行,莫非要到省城去丶到京城去给她找对象?
后来,她的亲大舅,也是葛英雄的爸爸葛昌盛,突然想到了同住县委大院的孙二桥。
当时孙二桥是本县最大的白酒厂的工人,平时表现很不错,相貌也说的过去。
而且,孙二桥爸爸是副县长,孙二桥的妈妈是街道办妇女主任,孙二桥的哥哥是农业局的干部,孙二桥的嫂子,是县实验小学的民办教师。
一家人都是铁饭碗,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头面人物。
这是妥妥的福窝啊!
临河县城,多少大姑娘梦想着能嫁进他们家?
一旦嫁进来,名利地位,一步到位!
以后走路能鼻孔朝天。
葛英雄的爸爸葛昌盛觉得,这样的人家,外甥女应该满意了吧,就从中做媒,给两人牵线,在他们家见了一面。
谁知,见了面以后,于红梅仍是没看上孙二桥。
倒是孙二桥,相过亲之后,就对于红梅念念不忘,魂牵梦萦。
他几次到葛英雄家登门,每次去都不会空手,恳求葛英雄的爸爸再帮他说和说和。
葛昌盛见小夥子对于红梅动了真心,也很受感动,于是一起劝说于红梅。
各种好话都说遍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孙家夸的天花乱坠,可是于大小姐仍然不为所动。
表哥们旁敲侧击地问她,她到底看不上孙二桥哪一点。
于红梅就说,孙二桥这个名字起的太土了!
表哥们听到这个原因,是又好笑又无奈,又劝她:
“没办法,他大哥叫孙大桥,他是家里的老二,就叫孙二桥了,名字就是代号,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