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燕女后,却始终是带着伤的。
想到这,殷鞅嗤笑一声:果然是凶星,还是大凶中的大凶,专克他来的。
得亏得他命硬,禁得住她克,换个人来怕不是早被她克死了。
或许是因为知晓殷鞅到来,台下原本就训练有素的将士们表现得愈发虎虎生威,个个神色肃杀,刀光剑影间杀意通天。
殷鞅看着训练场中的将士们,面上无可抑制地浮现出骄傲的神色。
他的确该骄傲。上一任越王倒下后,殷人再无桎梏,所到之处横扫一片,其馀国家提起殷人无不色变。
眼角瞥到皎皎看骑兵训练看得入神,殷鞅轻哼一声,偏要去惹她生气:“燕女,听说你是偷师我的骑兵们来学骑马的?”
他啧了一声:“我今早一看,也就那样。要不你低声下气求我两句,或许我就找人教你了呢?”
皎皎看他:“那我求你两句,你会送我离开么?”
竟被她反将了!
殷鞅噎住:“当然不可能。”他又开始不说人话:“你可是三百金,我怎么会放你离开。”
想起国师的龟卜,殷鞅想,其实不止三百金了。若她真的是国师口中的“大凶大吉”,怎么着看在他一国太子的身份上,他也要给她再加码三百金。
这不就六百金了?
殷鞅转而想,知道自己值三百金,这燕女就对他一点不客气了,若再告诉她,她在他这里也值三百金,她岂不是要蹬鼻子上脸?
唔,可千万要让墨老别说漏嘴。
皎皎早就猜出他会这么回答,懒得理睬他。
天天喊她不是“燕女”就是“三百金”,仿佛在他眼里她就是个物件摆设似的,殷鞅这个人当真是讨厌得很。
有殷鞅在的地方,皎皎不想久待,她很快起身离开。在她眼里,去马场陪她的枣红马一起玩,都比和殷鞅说话要来得有意思。
她对殷鞅这般不客气,也不怕殷鞅杀了她——他自己不天天念着三百金么?这么值钱,他舍不得杀的。
皎皎离开,徒留下殷鞅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目瞪口呆。
他咬牙,恨恨地想:瞧瞧!瞧瞧!知道自己才三百金就猖狂到这地步了,他怎么能告诉她,她或许还是国师口中的吉星!
殷鞅胸口又开始疼。
他生生被气得捂唇咳嗽两声,阻挡了旁边要来拍他背的随从,起身冷着脸道:“把将军们找来我帐篷里,我要和他们商讨伐越的计策。”
忙的是他,怎的她谱摆得比他还大,到底谁才是太子。
将军们商讨了几个时辰,商讨出来的计策是把伐越的事情往后拖两个月。
他们给的理由是:夏季快到了,多有暴雨烈日,天气不利于作战;其次国君已经答应将他地的五万殷人调来度山郡援引作战,这五万殷人到度山郡的时间丶粮草兵器的运送时间都需要考虑在内。
越王害他如此,他却不能即刻将他从王座上拖下斩杀,殷鞅想得心梗。
但将军们有理有据,他做不来越王那样的昏庸无能之人,只能点头算是同意。
送走将军们,殷鞅用了晚膳,沐浴后,随从请大夫过来给他换药。
大夫替他拆除绷带,换了新药,绑上新的绷带,嘱咐道:“太子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伤口已经在结痂,可不能再被人磕了碰了。”
连大夫都知道他的伤是燕女磕的碰的,这是在委婉提醒他呢。
殷鞅轻嗤一声:“我这回一定离那燕女远远的。”
大夫忍了又忍,还是忍下到嘴边的话:既然要离得远远的,为何还把人安置得那么近?掀起帐篷帘子就能看到的地方,委实有点太近了。
是大夫先提起燕女,殷鞅觉得自己想起她也很正常。
他让人去请泉衣过来,说是有事问,结果随从回来说:“泉衣还在马场陪燕女学骑马。”
怎么一日比一日晚了?
殷鞅皱起眉,讥讽道:“幸好当日只准马师给她一匹马,我看要是再多给她几匹马练习,怕是我们的马儿还没死在战场上,就要先死在营地的马场里——全是被她累死的。”
过了半个时辰,继续派人去问。
随从回覆:“太子,还是没回来。”
还没回来?是真的不把他的马累死就不回来是吧?
殷鞅气极而笑。他忽然觉得自己给这个燕女的自由还是太多了,像幽平郡那样老老实实待在屋子里多好,省得他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