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在皎皎原有的打算中, 魏序会死,但不会死得这么早,死得这么突然——他至少得等到旬至良从嘉广回来再死。
虽说笼络了元星, 但定邺势力覆杂, 在皎皎看来, 若是有她那身处嘉广的舅舅的封王诏令,她取代魏序自然更加顺理成章一些,也能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她没想到魏序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死了。他甚至不是死在她的手中。
戎狄王已死, 戎蛮死的死散的散, 剿清剩馀的残部不需要太多人,皎皎只留下郗蕴一人留在永宁郡收拾残局,之后急忙与荆南枝赶回定邺。
紧赶慢赶, 回到定邺也已是五日之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即便消息被极力打压,但仍旧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得知了魏序暴毙的消息。
宫变是要紧大事,在成功之前, 知情人的数量不足两个巴掌。因此直到皎皎带着十万大军前去永宁郡,许多人才隐隐约约明白王宫许是发生了大事,国君现今处境大约不妙。
等到之后戎蛮被灭丶越人与殷人先后出兵攻燕丶燕人在魏国边境退兵的消息一一传来,可王宫内始终没有再传来国君的任何旨意后,即便是魏国的百姓们也反应过来, 私底下议论纷纷:国君还安好吗?现在王宫里到底是什么光景?
宁地的臣子们早得到旬至良透露的内幕消息,个个沈住气, 只闷声做好各自该做的事情,安静地等待后续。
定邺的臣子们却反应各异, 不知魏序出事是否和魏戊有关,理所当然的, 不少人选择去元星那里打探消息。
元星一一接待,每次都是先回答:“国君伤神国事,难免身子欠佳,难以见人。”
这话傻子才信。于是问的人自然还要问下去。
元星这时候才透露出些许口风:“……我瞧着是大病了,太医也说是暗疾累身,一下子倒下去,要好起来太难。”在问话的人骇然的神色中,他啜饮一口茶,不紧不慢道:“不过生老病死本就人生常事,你们尽管放宽心,往日怎么样,现在照常怎么样,毕竟要是定邺真的出大事了,我也不会还有闲心在这里与你们吃茶不是?”
魏国的臣子们与元星打交道多年,对他很是信服,因此哪怕对当前定邺的局势惴惴不安,但仍旧愿意再听他一回,继续回去等消息,顺便观望事态发展。
可他们没想到,他们等着等着,却直接等来了国君暴毙而亡的消息!
晴天霹雳。
魏序不信任魏地的臣子,非得从宁地引一批人过来与他们相互制衡,这点定邺的臣子们心里有谱,也对他的这种做法很膈应,可膈应归膈应,大家没有希望他真的说死就死啊!
王位一旦更替,腥风血雨就少不了,怎么眼下外忧解决了,内患又开始了!真是一天好日子都不让人过。
皎皎一回到王宫,就直奔蕓娘的住处。
事从紧急,她屏退一众奴仆侍女,问:“娘,发生什么了?魏序是怎么回事?”
“是我动的手。”
蕓娘平静道:“有人把手伸进宫内,想要内外联合救他出去,幸好元星大人发现得及时,进宫告知于我,让我加强宫内的警戒,早做防备。”
说到这,她轻叹:“可自古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我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差错,让他被人救走,让你之前做的一切功亏一篑。思来想去,觉得他还是死了最好,所以我就动手了。”
见皎皎怔住,蕓娘忙问:“怎么了皎皎,是不是娘做错了?你对他是不是有另外的打算?”
“没什么……娘,你做得很对。”
皎皎回过神,握住蕓娘的手,安慰她:“即便你不动手,我回来后也是要动手的。”
“那还是我来好。”蕓娘低低道:“是我当初识人不清造下的孽,没道理要脏了你的手。”
皎皎何等聪慧,怎么会不清楚,她娘其实就是为她杀的魏序呢?
她一向爱护皎皎,舍不得皎皎受半点苦,为皎皎做什么都愿意。会杀了魏序,大约也是怕皎皎动手后受到太多的攻讦,想要替皎皎承受一部分骂名。
想明白一切后,皎皎哪还能责备她娘半句。
“早几日晚几日,并没有多大差别。”皎皎道:“总要走这一步的。”
蕓娘离开后,伏烟来说:“王姬,元星大人到了。”
懒得兜圈子,元星一进屋,皎皎就干脆利落地问他:“是真有人想要救魏序出去么?”
越是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