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十一章 监视天下

第二十一章 监视天下

胡山被朱元璋看着,只觉人都要窒息了!

  仿佛所有的一切,都被皇帝看穿,所有的秘密,在皇帝面前,都无所遁形一般!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朱元璋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了。

  “锦衣卫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忠诚,主要人员,如今还是从恁这些人里挑选。

  恁们谁要是觉得自己不行,不愿意,就这会儿站出来,免得再被选入了锦衣卫。

  闹得你不痛快,咱今后也不痛快!

  不愿意的,就站在这边。

  事先说好,这会儿站出来,咱不会怪罪,还会给你们相应的安家费。

  要是这会儿不站出来,今后被选入到了锦衣卫里,再行事不忠,刀子砍到脖子上时,恁也别觉得冤枉!

  咱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

  朱元璋说着,指了指左面的那块石头,示意不愿意参加锦衣卫的人,到那边站着。

  而后,让人点燃了代表一刻钟时间的信香。

  做完这些,他则转过了身,不去看这些人,好让他们自由选择……

  信香一点一点的燃烧,许多亲军都尉府的人,都觉得如山一般的压力,在随着信香的燃烧,一点点的朝着他们压下来。

  不少人都是口干舌燥,也有不少人心中纠结,几经犹豫。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

  信香燃烧完毕,朱元璋得到提醒,转过身来。

  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点了点头,没说多余的话,直接开口:“毛骧,你为指挥同知!”

  毛骧是乃是被朱元璋抚养长大的军中孤儿之一。

  为人很忠诚,而且做事情还很有手段。

  洪武十五年时设立锦衣卫,朱元璋就是点的他为锦衣卫指挥使。

  此时再设锦衣卫,朱元璋自然不会将其给忘记了。

  随后朱元璋又接着点名任命,顷刻之间,就将锦衣卫的要紧官员,亲自任命妥当。

  不仅如此,还亲自从亲军都尉府里,点出来了两千六百多人进入锦衣卫。

  按说这等重要的事情,需要对每个人,都进行特别谨慎的调查之后才行。

  像朱元璋这种,一口气把改编工作,给弄了一个七七八八的,是真的很少见。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简直像是在玩闹一样。

  但谁让朱元璋经历特殊,乃是重新回到洪武八年的呢?

  再加上他精力旺盛,在很多事情上都要亲手抓,甚至于就连皇宫中的厕所,都想要亲自设计。

  上一世,洪武十五年组建锦衣卫时,他自然会亲自操刀。

  前前后后,足足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用来对人员进行挑选,考察。

  而亲军都尉府的人员又比较稳定。

  如今虽是洪武八年,但上一世通过他考察的那些人,大部分都已经在亲军都尉府里了。

  再加上又知道这些人,在洪武十五年成为锦衣卫成员后的表现。

  所以朱元璋这时候处理起来,那是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当然,别人却不知道朱元璋有这份奇遇。

  大部分人都觉得皇帝此时的行为过于轻佻,过于草率。

  但也有一些想的比较多的人,则心中吃惊。

  觉得朱元璋此时,行事这般果决,只怕是很久之前,就已经存了废除亲军都尉府的心思了!

  曹秀的事,只怕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胡山,朱暹,梅义这三个亲军都尉府的原指挥,一个都没有被选中,进入锦衣卫。

  表面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胡山,朱暹,梅义三个,是跟着曹秀去抄廖永忠家的人。

  三人是受到了曹秀的牵连。

  但实际上的原因,朱元璋最是清楚不过。

  胡山是胡惟庸的侄子,胡惟庸后来造反了。

  朱暹是朱亮祖的儿子,然后和他爹闹出来了道同案,被自己将他父子在金殿之上,活活抽死。

  梅义则和胡惟庸家的儿子胡天赐走的很近,是什么成分,什么结局,自不必多说……

  朱元璋其实很想一股脑的把他们都给直接砍了算逑,省的麻烦。

  但理智还是告诉他不行。

  接下来,他这里需要集中力量,赶紧把中都城,以及李善长那边给解决了。

  不能节外生枝。

  那里的事情最要紧,早一天解决,就能早一天少死不少人,少让不少百姓遭罪。

  刚一回到洪武八年,诸多事情都需要做,千头万绪,但需要分一个主次,先后,不能一味蛮干……

  ……

  “锦衣卫的职责,需和亲军都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