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一手钵盂,一手禅杖走进了应天府城……
……
“仲雅,你说陛下这是何意?”
已经从礼部侍郎被提拔为礼部尚书的张筹,望着同样从礼部员外郎,升为礼部侍郎的朱梦炎询问。
原本的礼部尚书牛谅,在中都被摔死在埋葬因修建中都而惨死的无辜百姓的大坑边上后,尚书的位置被腾开,于是他们顺理成章的开始升迁。
不得不说,在朱元璋的洪武朝,官员们的升迁还是很快的。
一方面是因为国朝初立,百废待兴,官员缺口大。
一方面是朱元璋这个皇帝比较务实,任命官员不少时候不拘一格。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老朱往下撸官员也撸的特别快。
不少人往往一不留神之间,上司就没了。
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往上升迁。
此番张筹,朱梦炎的升迁,就属于第三者。
“朝廷本有邸报,为何又要弄个宣传使司出来?”
朱梦炎没有直接说话,又沉思了一阵儿方才开口道:“只怕是陛下觉得邸报不太好,能通过邸报知道朝廷政令的人终究有限。
所以就弄个宣传使司出来,今后要办那大明日报。”
张筹点了点头道:“我看也是如此。”
但心里面却有一些想法没有说,那就是他觉得,这事情应该和前任尚书牛谅之死有一定的关系。
牛谅因激烈反对皇帝祭天、下罪己诏的时候违背礼制,祭祀死亡百姓,而被皇帝怒而杀之。
结合着在此之后,中都时的种种言语,看的出来皇帝是想要努力捧百姓的。
这时候设立这等机构,又要创办什么大明日报,只怕也存着相似的心思,想要下面的百姓知道的更多。
张筹是个读书人,对于皇帝的这些举止和想法,自然不认同。
觉得皇帝的这些举动,着实是出力不讨好。
抛媚眼给瞎子看。
按照他之所想,皇帝想要治理好国家,对外自然要靠将士打江山,驱鞑虏。
对内则是需要大力依靠众多文臣,来治理天下。
自古以来,百姓就是被治理的人,这些人只要知道种地,生产粮食,会做上一些粗笨的活计,为国家提供钱粮,劳役这些也就足够了。
至于说,非要把百姓给捧这么高,甚至于如今更是想要通过这等手段,妄图让一些泥腿子能够了解军国大事,这等举动,无疑是异想天开,引人发笑了。
且不说这些下面的泥腿子里面,有几个人能接触到这什么大明日报,又有几个人能看懂。
就算是真的有人能因此而得到一些东西,又有什么用?
是能让他田里多收二斗粮食,还是说,能让他婆娘多织出半匹布?
什么作用都没有,纯纯的白费功夫。
而且,被皇帝给亲自任命为宣传使,为其单开一个衙门的罗贯中,这时候他也已经知道了一些此人的底细。
以往跟着张士诚做事的不入流谋士,张士诚战败之后,此人正事不干,选择了写什么小说。
以至于穷困潦倒。
妥妥的落魄穷酸之人。
却偏偏皇帝最近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是将此人寻来,还给安排了这么个位置。
这等可笑的用心,这么一个新设的不知所谓的官职,再配上这么一个不知所谓的人,这些组合到一起,还当真是不知所谓了。
不得不说,不读书的人就是不行,当个皇帝也当不好。
总是喜欢这么自以为是的胡乱行事。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敢在心里面想想而已,是绝对不敢,也不会说出口的。
他可没有忘记的,他的礼部尚书之位,是如何得来的。
有牛谅这个前车之鉴在,他要更加小心,某些方面哪怕是昧着良心,装也要装出样子来!
“陛下真乃心怀天下,心中装着万民的仁圣之君。
除了陛下之外,能这般着眼于百姓的上位者,又有几个?
仲雅,这件事你等下亲自安排,找出好的房屋来,用做宣传使司日常处理公务之所在。
一切都按照规定的最高规格来办。”
张筹先是诚心诚意的感慨,复又一脸郑重的望着礼部侍郎朱梦炎出声交代。
朱梦炎亦是正色道:“下官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此事,今后这罗宣传使上任之后,有什么短缺,有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