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着的时候,胡惟庸已经面色肃穆,却又声音激昂的对皇帝郑重表态了。
刘歆更懵之余,却也被惊醒,连忙学着胡惟庸的样子,就一些事情向皇帝表态。×a°如(a文_网|`* ?无e错?:内?容+
再说不出来,劝阻皇帝不要如此做的话了。
皇帝愿意一直拿要饭花子的心态过日子,那就如此好了,反正丢人也是丢他朱元璋的人。
但真是天下不幸,居然让这么一个要饭花子当了皇帝,让自己也跟着受了这般委屈。
果然,叫花子就是叫花子,哪怕是当了皇帝也高贵不起来。
哪怕坐在龙椅上,身上穿着龙袍,也依旧是难以遮挡,那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穷酸落魄气!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一眼,还得是奸臣好用,尤其是大奸似忠的那种。
胡惟庸但凡能做到他说的一半,不,哪怕只有一小半,自己上辈子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更不可能废丞相。
中书省,户部都没有意见,这件事很快被推行下去。
一共一百张面额为两千五百贯的、上面印着大明国债字样,盖着皇帝玉玺,以及中书省,户部印章的债券就此出现。
期限四个月,利息为二厘,以夏税进行偿还。
而这一百张的债券,刚一印出来进行发售,不到半日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甚至于还有不少后知后觉的人,在私下里找人托关系,加钱来向已经持有的人进行购买。
但这样的想法,却都尽数落了空。
不是说他们的关系不够硬,或是手中银钱不够多。
而是那大明国债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不得进行流转,不然作废。
这让很多人怅然若失,懊悔的捶胸顿足。
像是错过天大的好处一样。
痛心疾首之余,就开始打听皇帝什么时候会再次发这种债券。
这些想要购买国债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真的看中了皇帝给的二厘利息。
而是这件事情,那非同凡响的意义。
当今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特别痛恨贪官污吏,也痛恨那些行贿的人。
且皇帝一直以来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般人物,哪里是寻常人能接触到的?
更不要说是能和皇帝扯上关系了。
现在,机会就这般明晃晃的出现了。
国家缺钱了,皇帝亲自进行借钱。
这哪里是在借钱?
分明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上进机会啊!
别说皇帝只是借三个月,且还给利息了。
就算是皇帝连本金都不给,那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只能说,什么时候都不缺乏特别想要进步的人……
新鲜走马上任的宣传使司的宣传使罗贯中,才上任第六天就遇到了这等事,立刻按照皇帝那里传来的消息,开始动笔撰写文章。
顶级小说家出手就是不一样,不仅仅说明白了皇帝发国债的原因,经过结果,
还给增加了一点故事性。
又按照皇帝的专门要求,不准咬文嚼字,尽量写的浅白一点。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
再配合着皇帝这边,已经先一步的真发行了国债,不少消息已经在流传了。
所以,这篇第占据了大明日报的头版的文章,第二日天才刚一开始售卖,就足足销售了三千多份。
这还是因为大明日报才开始创办,还没有太大的名气,且宣传使司人手不够多,外加经验不够,印刷出来的报纸数量有限的缘故。
不然,卖出去的报纸份额将会更多。
罗贯中激动的来回踱步,并加急安排人手,增加发行量。
接下来的七天,都要售卖这一期的大明日报。
不仅仅要在京师售卖,还会运到苏州,以及江北等地售卖。
如今大明日报,虽冠以日报之名,可实际上因为是才开始创办,基本上是六到七天才发行一期。
而罗贯中之所以如此激动,不仅仅是因为他写的这文章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更为重要是,这报纸后面,可是有一个专门的版面来刊印自己老师的水浒传!
这下子,自己老师的水浒传,得能被多少人看到啊!
自己超额完成了老师对自己的嘱托!
这宣传使做的真值!
这个职位真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