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91章 免死铁券?不,这是阎王爷的点名册

第91章 免死铁券?不,这是阎王爷的点名册

将给整废掉了。

这些人学习华夏的制度,学了个一知半解。

竟然大聪明的废掉尚书省和门下省,只留下了一个中书省。

中书省统领六部就不说了,还在地方上划分了诸多行省,也就是行中书省。

出任行中书省长官,成为封疆大吏的,都是中书省出来的高官,比如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如此一来也就是说,朝廷上,中书省直接汇集决策,审核,执行于一身,统御六部。

地方上,则直接统领各处行省。

而这巨大的权力,又通过中书省这个机构,尽数汇集到了丞相的身上。

在这等制度下,丞相的权力大的吓人!

李善长为什么能门生故吏遍天下?

就是这套从元朝延续过来的制度,让丞相的权力太大,可谓是大权一把抓。

胡惟庸成为实权宰相后,为什么到后来敢造自己的反?

同样也是这套瞎逑整的制度,给了丞相太大的权力,让他觉得他行了。

正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就是这么个道理。

若不不对这套不合理,有大毛病的制度继续改变。

就算是没有李善长,胡惟庸,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胡善长,李惟庸出来。

所以,哪怕重来一次,中书省这些朱元璋还是会动。

但很多的制度都有延后性,比如汉承秦制,唐朝承隋制,宋承唐制。

自己大明赶走了元鞑子,又因为手下的人,包括自己都是从元朝过来的,那在建立制度的时候,很多方面,自然而然都会承袭元制。

也就是说,中书省这套制度,在这个时候是深入人心的,且又涉及到了无数官员的切身利益。

想要动这个,简直不要太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会一直等到胡惟庸造反之后,才会抓住机会,一举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

所以,仅从为了对中书省动刀子上来看,胡惟庸这等胆大包天的奇男子,自己都要留下来。

让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才行。

不过,中书省自己一时半会儿动不了,但趁着空印案动一动行省,先削弱掉一层中书省的权威还是可行的……

胡惟庸不知道,这短短的时间里,皇帝心中都闪过了多少念头。

更不可能知道,皇帝此番放过他又有多少的考量。

他只知道,自己又度过了一个难关,又一次赌对了!

就知道,皇帝不可能真的对自己下下死手,不敢真的夺了自己的丞相之位。

皇帝离不开自己,中书省离不开自己。

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不太容易被人取代的人,是胡惟庸此番如此行事的最大底气之所在!

他叩首谢恩,说自己今后再不会这样了,一定会好好做好丞相该做的事,为皇帝,为国为民分忧。

说罢,把官帽戴回头上,双手撑地,显得艰难的起了身。

这是长时间跪在地上,腿都麻了的缘故。

胡惟庸此时的形象并不好,官袍满是褶皱,因为出汗,背上的一大片衣服都贴在了身上,头发也有一些散乱。

因为双腿发麻的缘故,他的身躯也站的不怎么直。

但这个时候,胡惟庸的形象在众多的文武官员眼中,却变得无比的高大。

很多人都对他高看一眼。

尤其是和李善长这个狗东西,在关键时刻,直接背叛众人,给皇帝当狗的行径比起来,敢为了众官员,而选择和皇帝硬着来的胡惟庸,无疑更加让人信任。

更加让人敬服。

可以说,胡惟庸今日乃是一战成名。

胡惟庸感受着这些目光,以及气氛的改变,面上没有丝毫的变化。

但心里面早就乐开了花!

像是吃到了喜鹊屎一样。

今天的事情虽然有着诸多波折,但最终的结果,终究还是对自己有利的!

从此刻开始,李善长再不能骑在自己头上了!

从此刻开始,属于丞相的大权,将被自己尽数掌握!

自己成功取代了李善长!

自己才是大明真正的丞相!

这一次,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

努力压下心中极致的喜悦,胡惟庸等着皇帝宣布退朝。

各种事情都有了定论,今日的朝会该结束了。

结果,皇帝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