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营造一个,好的做事环境。
如此才能更好的汇集里起力量来办大事。
这里面,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崇祯。
这个子孙想要做事,想要挽救大明的心是好的。
可能力不足,做的很多事都是错的,也是真的。
其余不说,单这个不粘锅的属性,就足够让人无法言说了。
崇祯朝一开始也还是有能做事,敢做事的官员的。
但很可惜,在崇祯朝,越是这样的官员,死的就越快。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很多本该皇帝来担的责任,崇祯为了所谓的名声,不敢,也不愿去担。
出了事,就拿那些敢做事的臣子开刀。
如此,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眼见得那些敢做事的人下场这么惨,一些原本还想为国做事的,也会顺理成章的闭嘴,缩头。
跟着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一起随波逐流。
崇祯但凡能抗点事,勇于担当丢掉京师的骂名。
也不至于在李自成兵马都要打过来了,京师里的众多官员,却无一人提议放弃京师南迁。
不说放弃京师南迁了,连提议安排太子从京师离开,前去南面的都没有。
以至于李自成的兵马来到之后,连皇帝带太子,一股脑全都没了。
要是能提前让朱慈烺这个太子到南面去,京师被破后,局面也不会混乱到那种程度。
南明的那些小朝廷,或许不会有那样多,令人吐血的操作……
这些事不能想,一想就容易让人火大。
“上位,这事是臣来见上位言说的,拿那理当的由臣来上奏章。”
刘伯温明白皇帝的好意,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还是算了,刘先生只管安心做事就行,这些风风雨雨让咱来就行。
咱别的能力或许不成,但抗风浪的能力还是有的。刘先生身子单薄,好好将养身子,多为咱大明出几年力气才是最重要的。
空印案发,刘先生闭门不出,就已经令的无数人,对刘先生冷言冷语了。
这要是再把这奏章一上,怕不是很多人,都要往刘先生家大门上泼粪了。
这等事,还是让咱来吧,”
朱元璋笑着说道,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为众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刘伯温既然想要为国做事,做实事,做好事,那他这个皇帝,就该对其进行遮护。
刘伯温的面容不再平静,眼窝都有些发热。
什么是圣主明君?这就是圣主明君!
这种感觉是真好。
这样的上位,谁又不想为其做事,乃至于是卖命呢?
以往,觉得自己最多不过三两年好活,且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什么好可惜好留恋的刘伯温,此时忽然的就不想死了,想要活他个五年,十年,二十年!
他觉得,到了那个时候,大明肯定会大变样。
他很想看看那个时候的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会不会出现洪武盛世!
这大明的建立,有自己的一份努力,洪武盛世里要是也能有自己的一道身影,想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刘先生,咱这里想要在今后,改一下税法……”
刘伯温今日不来见自己,最近几日,朱元璋也是准备把刘伯温找来,就一些事情商议一下的。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话套用在治理天下上,倒也能勉强说的过去。
如今的大明,已经过了打天下的阶段。
如今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乱糟糟的天下,想方设法的给治理好。
用强力手段,来扫除虫豸,把那些不信邪的杀个人头滚滚,这是必须的。
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
杀过之后,紧跟着需要有相应的手段,来进行治理天下。
用更好,更合理的制度,来取代原来不合理的制度。
这才是正确的办法。
不然只是一味的杀,制度上面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能管一时。
用不了多久,就会故态复萌。
甚至于这个时候压制的有多狠,今后开始反弹时就有多厉害。
如今,朱元璋做的就是杀人之后的制度建设。
正在那里满心感动,并期望自己能活一个大年纪,今后好好看一看大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