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110章 朱元璋:咱知道的不多,只有亿点而

第110章 朱元璋:咱知道的不多,只有亿点而

再不用一锤子一锤子的去锻钢了”

朱元璋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很优容的。*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尤其是如同陶成道这种,不仅有本事,而且还很纯粹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听到陶成道的话后,不仅没有如同李百强所想那样,对陶成道心生不满,或者对陶成道有所轻视。

觉得自己老师不够聪明。

反而笑着出声解释起来,态度很是和蔼

“真的?陛下,这事真的?!”

陶成道瞬间激动起来,以至于都顾不上君臣礼节了。

直接望着朱元璋,连声询问起来。

双目灿灿。

自从验证了,从皇帝那里得到的新火药的制作办法,有多么的好用之后。

陶成道就对皇帝给的那种一旦做好,威力必然大增的火炮,就产生了极为浓郁的兴趣。

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之给做出来。

结果却受制于材料和技术,没有办法完成。

这种感觉,对于陶成道这种人来说,别提有多难受。

不比色中饿鬼,面对一个看起来唾手可得,却偏偏总差一点,不能如愿的绝世美人时,好到哪里去。

在这等情况下,猛然听到皇帝说,有办法把钢给融化了,不仅能铸造炮管,还能产出大量的钢。

他要是能淡然处之,就不是陶成道了!

这等事情要是真的,这就是意味着,不仅铸炮的问题能一下子解决。

火枪的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钢铸造出来的炮管枪管,再配上陛下指点弄出来的新火药,火器的威力将增加不止一筹!

今后,火器必然能更好的大放光彩!

不止是他,就连心思比一般匠人转动的都快,在人情世故上挺懂,觉得自己老师面对皇帝时,有些行为不太妥当的李百强,都顾不得多想了。

一样是抬头,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皇帝。

“钢之所以不能融化,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炉温达不到。

那么解决问题关键,就是如何提高炉温。

想要解决,无非就是几点而已。

首先便是找到,能够散发出更高热量的燃料,取代现在的燃料。

通过一些办法,让燃料燃烧的更为充分。

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散发出,足够的热量来。采用一些耐火材料,和比较合理的炉子建造之法,建造出更为保温,且有助于燃料充分燃烧的炉子……”

朱元璋侃侃而谈,对于这些,他在后世是做过一些专门了解的。

虽未上手实际操作过。

但一些关键之所在,倒是记得。

陶成道连连点头,觉得皇帝说的很有道理。

但又急得抓耳挠腮。

因为皇帝说的话虽然怪,但仔细想想的话,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关键是怎么找一种,比木炭更好的燃料,又该用什么办法,让其烧的更旺。

耐火材料是什么,炉子又该怎么做。

这些才是重中之重。

若是解决不了这些,陛下的这些话等于没有说。

“这燃料就是煤。

今后可以用煤,全面取代木炭。

和煤比起来,木炭还是不行,不耐烧,温度也太低了。”

朱元璋说出来的办法,让陶成道明亮的眼睛,都黯淡下去了很多。

“陛下,这……煤没有办法来炼钢。

用煤冶铁,弄出来的铁都特别的脆,特别不好用。

比不上木炭。

煤也没办法把钢给融化。”

陶成道虽醉心于火器,但对于冶铁这些,并非一窍不通。

毕竟铸枪炮这些,都是需要用到铁,铜,钢等金属材料的。

朱元璋点头道:“寻常的煤确实不行,里面有很多的杂质。

但咱们这里,可以通过如同烧炭那样的手段,把煤给先烧制一下,把这些杂质都给烧没了。

再用剩下的煤来炼钢嘛。”

说起来,华夏这里矿产分布并不均匀。

而且,一些矿的质量也不行。

比如铁矿,整体都不太行,不仅少,而且质量还低。

煤也是一样,分布不均匀。

陕西,山西中北部,以及鄂尔多斯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