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当真是胆大包天,狂妄至极!
心都是黑!”
朱标气的脸都黑了。
这些人,做这些事情时,手竟然这般的黑!
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身为师长,这些狗东西们为了满足他们的利益。
居然把这众多学子,都当成傻子来糊弄。
把他们当成了棋子,至于是弃子!
用众多国子学学生们的命,还有前程,来完成他们的算计。
关键这些,还都是他们所教授的学生们。
他们作为先生,他们就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
良心就丝毫不痛?
此等行为,让朱标异常恼火!
这些人,根本就不配当先生!
配不上先生这么一个称呼!
或者说根本不配为人。
罢课这事儿还没有发生。
但朱标也相信,这些所谓的助教们,绝对会隐身幕后。
只合情合理的做一些煽风点火的事。
并不会真的出头。
甚至于,学生们真的罢课了。
他们这些人还会假模假样的,前去寻找众学子。
对学子们进行规劝。
让他们不要罢课,不要犯糊涂,要回去好好的上课等等。
好人他们全做了。
可罪名这些,全让他们所教授的学子们给担了。
这国子学,可是自己父皇精心办的。
对国子学里的众学生,那都是抱有很多的希望。
现在,竟然被这些人如此败坏!
哪怕抛开这一点而不论,单单只是这些学子们,喊他们一声先生。
他们都不能如此做!
这是要断的绝孙,生孩子没腚眼儿的事儿!
太子朱标心里面有怒火与杀意,腾腾的涌起。
朱元璋看着自己家标儿的反应,心里面还是满意。
经过自己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言传身教。
标儿和上辈子比起来,要能下得去手多了。
对于这很多的文人,也逐渐的开始去魅。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
“标儿,现在知道为什么,咱之前会下达命令,做出规定来,不许学生们上书言事了吧?”
朱元璋望着朱标询问。
“父皇,孩儿知道了。”
朱标点头,显得很是服气,但心情却一点儿都不好。
不是因为父皇对了。
而是因为,不少事情和他的美好想象,有太大的差距。
以前的时候,就这个事情,自己还和父皇有了一些分歧。
觉得自己家父皇这样做,有些不太对。
觉得父皇让士农工商,都能上书言事。
既如此,那就更加不能少了这些学生们。
很多学子,都是心存正义,心忧国家。
且论起见识,也远远的超过很多农工商里面的人。
不让他们上书言事,不仅是对他们的不公,同时也是对国家的一个损失。
当时父皇就和自己说。
这众多的学生,眼高手低,而且还有年轻,经历少,读了一些诗书,便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什么事儿自己都知道。
可实际上,却往往是坐井观天。
往往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见识少,最好被糊弄。
稍微被一些有心人进行引导,就热血上头。
很容易闹出事端来。
不利于统治。
关键是这些人,一旦被忽悠上了头。
很容易认死理儿,钻进牛角尖里。
觉得他们做的都是对的,
别人都是错的。
明明事儿办得很糟糕,还坚信他们如此做是正确的。
那个时候,自己对父皇的这话很不认可。
可此时,结合这次的事情来看。
再回头才发现,自己家父皇说的竟是如此准确!
事情,还真就是如此!
这些学子们,真是太容易被人利用了。
“父皇,这个事儿该处理了。
这次,要从严从重处理!
把这些居心叵测,人面兽心之人,都给解决了!
不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