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恢覆神智
崔何平已经很多天没睡过一场整觉了, 当系统告诉自己被拽入书里之后,外面的时间会冻结,让他不用担心家人, 他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好好睡一觉。
再醒来时, 天色已经慢慢昏暗下来, 房间外面也传来了响动。
崔何平起身靠在床架上, 一觉睡得太沈, 让他整个脑子还是混沌的, 懵懵搞不清状况。
整个房间很昏暗,只有狭窄的窗户会透进来一缕光。房间占地面积又小又拥挤,除了摆放一张床,一架书柜之外,其他都是桶丶锄头和麻袋等各种农具塞满狭小空间。
崔何平擡头望去, 木头搭成的房顶上挂着一只老式灯泡。
他睡着前也没发现自己躺的木架子床这么硬,被子下面只铺了一层凉席。
他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在低声交谈:“他今天没闹吧?”
“还好, 大哥出去了一阵,回来就睡觉了。”
崔何平这才慢慢回忆起不久前的经历:“系统?”
赵风闲麻利回答:“在呢。想了解前情提要了?”
“……”
系统表示,崔何平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 时间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他与书中主线完全没有关系, 与主角唯一的关联就是同在一个村子里。
现在主角已经高考上岸, 带着心爱的女主角去上大学了, 他还在村子里。
不过他在村子里的知名度挺高, 相当于主角的对照组。
村口提到他都是一阵八卦唏嘘:“你说崔建国家老大啊, 唉, 太惨了。他高考考了两次都落榜, 受不了脑子就不清楚了!”
“也不知道他是疯是傻,隔三差五就去村口呆呆坐着, 可能是等录取通知书呢……等着等着突然开始大吼大叫发疯,力气可大了谁也拽不住,每次都要靠家里人拿绳子把他绑回去。”
“以前他是崔家人的希望,现在……唉。”
欲言又止,但谁都知道崔家老大已经成了家庭拖累。
崔何平唯有叹息一声,高考果然是条分水岭催人心肝,尤其是以前那个年代。
他不是城里工人,不是下乡又返城的知青,只是个最普通的泥腿子。
华夏工农的社会地位高,可是农民苦啊。
从77年恢覆高考后,考上大学被泥腿子视为唯一能够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其实原主能读到高中已经算是一块读书的料子,学历也不错了。但高考的录取门槛并不低,差一点遗憾一辈子。
就跟如今的考公考研一样,最后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执念。
原主家里也没有能托的人情关系,高考落榜后也当不了老师什么的,结果成了华夏建国后最早的那批待业青年。
久而久之,希望破灭,人也废了。
崔何平都怀疑系统是不是故意报覆他,因为他穿之前老是怀疑对方脑子有病,传书后自己就成了个脑子有病的青年。
赵风闲:“嘁。”他哪有这么小心眼,当神仙当然都是宽宏大量的。
崔何平在理思路,这时门被打开,一个扎着双股麻花辫的女孩走进,发现他已经坐起来:“哥,吃饭了。”
崔何平连忙装作两眼无神,让小丫头拉着他出门。
在他没摸清楚状况之前,崔何平并不打算暴露自己“恢覆神志”的事实。
他正好是千禧年的新生儿,对这个年代并不了解,只在父母辈和历史书上学习过一些皮毛。
原主名叫崔和平,与自己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那个年代的人取名要么照着族谱按字派取名,要么就是取一些特别红的名字,代表着对祖国的崇拜和依恋之情。
比如建国啊,爱/党,立民之类,和平这个名字真是又好听,寓意又好。
崔和平的家庭成员也跟自己家有相似之处,一对父母,底下两兄一妹,他排行老大;上面赡养着一个老人,也就是他的爷爷。
80后期各家各户已经走向温饱,一家六口围在一起米饭还是够吃的,桌上只有两种蔬菜,炒了满满两大碗,只有一盘黄花菜炒肉,当然得先紧着老人。
然后崔何平发现,书中的母亲也挑了两筷子肉到他碗里。
崔何平想起自己家,眼眶有些湿热。
吃完饭后,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去村子外面的大榕树下乘凉,顺便把刚打完晒着的谷子收了,就怕晚上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