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时分,刚刚结束的朝会,陈泽便在右仆射张浚、户部尚书张澄与军器监监正陈康佰陪同下,登上了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一路向着军器监东西作坊而去。
陈泽此番前来,便是要深入了解军器监武器的制作现状和工艺发展状况,了解火药的发展程度,挑选可用的人才,研发火炮技术。尽管陈泽对于火炮的具体制作流程并非了如指掌,但凭借他现代人的知识储备,为整个过程一些思路却是不在话下,还能适时矫正他们的错误想下,少走弯路。
陈泽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他明白要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精良的武器装备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他这样一个穿越而来的人来说,凭借着超越时代的见识,更是深刻地认识到武器对于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影响。
若能大力推动武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便能实现对敌国的“降维打击”。每每想到那样震撼人心的场景,他都不禁心潮澎湃:只见敌军的铁浮屠气势汹汹、阵容严整地汹涌而来,而我方则迅速拉出一排排威风凛凛的大炮。随着一声令下,炮口喷吐出炽热的火焰,炮弹如流星般呼啸而去。刹那间,硝烟弥漫,地动山摇,原本不可一世的铁浮屠瞬间灰飞烟灭。如此一来,金军又该如何招架?这般画面,光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便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然而,目前这一切仍只是陈泽脑海中的美好幻想罢了。想要将这些构想真正转化为实战利器,还需经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试验以及持续不断的改进完善。但陈泽坚信,所有的努力都必将是值得的。
此时的大宋王朝,虽然在火药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相较于现代的科技水平仍显落后。尽管火药燃烧的性能已十分接近现代的黑火药,但由于未能熟练掌握压强原理以及将其应用于武器制作的思路,导致当前的武器种类相对单一。例如那只能以火焰伤人的竹子制成的突火枪,虽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但因其局限性太大,并未能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战场之上。
此外,宋代的火器运用思路也存在偏差。他们过于注重燃烧效果的研究,却忽视了喷射所带来的巨大威力。这种发展方向或许是受到当时技术条件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走入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在守城战中倒是颇有建树,诸如蒺藜火球、震天雷、霹雳炮等武器,通过对爆炸和燃烧的巧妙运用,展现出了极高的技艺水平,可以说是将这两种元素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时,马车缓缓停稳。早已在门口恭候多时的军器监丞 周洛见到陛下亲临,心中既激动万分又有些惶恐不安。毕竟,陛下亲自到访军器监可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啊!一时间,这位平日里负责军器监具体事务的官员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陈泽迈步走下马车,张浚、张澄与陈康佰紧随其后。还未等陈泽站定,只见一老头,带着一群人“噗通”一下便跪了下去,纳头便拜,边拜口中还大声呼喊着:“微臣军器监丞周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这一下子把陈泽整不会了,只得叫所有人先起身。
这时陈泽才看清眼前老头模样,只见他鬓发微白,胡子拉碴,着一浅绿色官袍,虎口处还有一大块黑色墨迹未清洗干净。南宋军器监丞主管监督制作武器以及匠人考核,从八品官职。为啥说周洛身上官袍是浅绿色,是因为这官袍看着有些年头了,已经洗的有些发白。
陈泽来之前已经听陈康佰介绍过周洛了,此人因为醉心于研发工作,不知晓人情事故,多年来一直任监丞,从未得到提拔,未曾想周洛倒也乐的其中,并无怨言。岳家军佩戴的制式神机弩便是周洛的研发成果,此弩可以三箭齐发,射三百步,透重甲。
“前头带路,陛下要视察东西作坊武器装备。”陈康佰虽先前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周洛这副模样,也显出少许不快。
陈泽一路视察了马甲作坊、大弩作坊与皮甲作坊,不禁暗暗咂舌,这大宋的武器工艺就算比现代冷兵器威力也不遑多让,怎的会被金军打成这番模样。
“这大弩射程几许,需几人操作?”陈泽停步在大弩作坊前,看着刚制作的大弩问道。
“陛下,此弩名为床子弩,可射千步,需五人操作。臣这就为陛下演示。”周洛连忙上前答道,随后招呼过来五名匠人,将弩抬到一空旷地,开始转动绞盘,对着前方三百米开外一棵大树射去。
“砰”的一声巨响,只见一支一人高的巨矢对着前方疾驰而去,不消片刻便听又听到一声巨响传来,陈泽等人走近一看,只见箭矢没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