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宫门,陈泽便传召了赵鼎、王应辰和杨沂中三人前来觐见。
不多时,三位大臣便匆匆赶到崇政殿内。
“赵公,京察之事进展如何?”
陈泽见三人进来,率先开口问道。
“回官家,此番京察共对 3521 名官员进行了考察,其中五品以下的官员有 2432 人之多。”
“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定出二等及以下的官员共有 315 人,另有 101 人被调岗或降职。此次行动的规模与力度前所未有。”
说罢,赵鼎从袖袍中取出一份卷宗,呈递给了陈泽。
陈泽接过卷宗,仔细翻阅起来。
“朕听闻其中不少被评定为二等及以下的官员对此颇有怨言,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确实如此。自从京察结果公布之后,微臣的府邸门前每日都是门庭若市。”
“那些被调整岗位或是降职的官员们,纷纷跑来政事堂找我求情,甚至还有个别被罢官之人对微臣恶语相加,实在是令人不堪其扰。”
赵鼎叹了口气,不禁摇头,脸上流露出无奈之色。
“推行新制必然会面对的困难与阻力。他们闹腾就让他们闹腾去吧,只要不出格,暂且不必理会便是。只是苦了诸位。”
赵鼎心中稍感宽慰。
“多谢官家体谅。只是近日里弹劾微臣与汪应辰的奏折,怕是不计其数吧。”
赵鼎苦笑道。
陈泽微微一笑,回应道:“赵公放心,朕自会分清是非曲直。这些个跳梁小丑无非是想借机扰乱朝纲罢了,朕岂会轻易受他们摆布?你们只管放手去做,一切有朕给你们撑腰。”
“倘若有人敢在此事上煽风点火,那就让鉴察院出手抓上一批。杀鸡儆猴。”
陈泽心里很清楚,那些利益受损者必然不会轻易就范,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挠。
“官家,如今鉴察院的大狱中已关押了五名涉案官员,皆是闹事诽谤者,微臣正欲请示陛下该如何处置。”汪应辰拱手道。
“此事无需多议!从严从快处理。务必要将这股歪风狠狠刹住!”
陈泽话语间满含威严。
“朕今日邀请诸位前来,实有要事相商。”
陈泽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
紧接着陈泽便将今日在临安街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讲述给在座的大家。
“朕今日行走于临安街头。街巷之中,乞丐遍地,百姓食不果腹,困苦不堪,以至于卖儿卖女。”
“居然还有这等事发生?臣之前虽有所耳闻,但未曾想到情况竟是如此严重!”
赵鼎面露惊容,对此十分震惊。
“百姓如今过得太过艰难,若再不想办法加以改善,恐怕国将不国。”
陈泽说到此处,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赵鼎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当即拱手问道:“既然如此,那依官家之意,当如何解决当前困境?”
陈泽目光坚定地看向赵鼎,沉声道:“朕以为,唯有推行变法方可改变。朕欲将此重任交付于您,不知您意下如何?”
“承蒙官家信任,微臣自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此次变法就由赵公您全权主导,并在朝堂之上向众臣疏奏。鉴察院全会力配合您,派遣官员分散至全国各地,督察各级官吏。”
“微臣必当倾尽所能,以保变法得以顺遂施行。”
赵鼎听完,面露庄重之色。
陈泽微微颔首,轻声叹道:“只是如此一来,可就苦了赵公。”
赵鼎闻听此言,却是淡然一笑,挺直身躯,朗声道:“背负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微臣纵死无悔!”
赵鼎眼神坚定,毫无惧色。
这时,陈泽将视线投向一旁的杨沂中。郑重开口道:“杨卿,你乃朕手中最为锐利的宝刀,此次派你前往地方巡查,朕特赐你天子剑。但凡遇到那些胆敢违抗政令、拒不推行新政的地方官衙,无需禀报,你可挥剑斩杀之。”
“臣承蒙陛下厚爱,定当不辱使命,不负官家所托!”
“如若让朕发现你阳奉阴违,那你便提头来见。”
陈泽盯着杨沂中。
杨沂中惊出一身冷汗,立马跪下开口道:“臣决不敢有半点私心,定会铁面无私。”
“杨卿起来吧,朕也觉得杨卿不会如此糊涂。”
陈泽面带微笑,从龙椅上缓缓走上前,扶起杨沂中。
“官家,臣认为每每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