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女子不比男儿差……以前我们被困于方寸之间,而现在大家都能走出门,这是前一代人奋斗的结果……你们可以温柔如娟娟细流,也可以成为翱翔于天地的雄鹰……今后也望你们能够无拘无束,自由地实现你们各自的抱负!”
“好!”
……
随着女学的开办,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接受教育,社会风气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些思想开明的家庭,纷纷鼓励家中女子读书识字,追求学问。
而那些在女学中表现优异的女子,也开始为参加科举做准备。
科举考试的日子终于来临,考场外,一群女子身着素净的衣衫,手中拿着书本,紧张而又期待地等待着。
她们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自信,与以往的科举考场截然不同。
“姐姐,我有些紧张。”一位年轻女子拉着同伴的手说道。
“别怕,我们努力了这么久,一定能行的。”同伴安慰道。
考试结束后,赵霁华亲自审阅女子科举的试卷。
她看着一份份字迹工整、见解独到的答卷,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女子,果然不负朕望。”赵霁华对身旁的大臣说道,“她们的才华和见识,丝毫不逊色于男子。我们以前是失去了多少优秀的栋梁之材。”
一个老臣嘀咕着:“才没有……她们的那些才华都通过她们的丈夫上表朝廷了。不然怎么会有男子在朝堂上大展风采,实际上啥也不是?”
……
最终,一批优秀的女子脱颖而出,她们被授予官职,正式踏入朝堂。
在朝堂上,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思维,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赢得了许多大臣的尊重和认可。
“陛下,这位新晋女官提出的治理水利的方案,切实可行,臣认为可以试行。”一位大臣向赵霁华举荐道。
赵霁华微笑着点头:“准奏。看来朕的决定没有错,女子同样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学和女子科举制度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赵霁华,也因他的远见卓识和大胆改革代,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后世的敬仰。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