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长途跋涉,历经无数艰辛,邵明珠终于率领着队伍,成功将皇帝护送至东郡。?j_w¢x*s?.^o¢r*g^这一路上,邵明珠时刻忧心着怀有身孕的慕容嫣,生怕她会在半道上生产,那无疑会给行程增添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好在天遂人愿,他们平安抵达了东郡,邵明珠那颗高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放下。
东郡城门前,王浚早已带领一众官员等候多时。远远瞧见邵明珠的身影,王浚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欣慰,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大步迎了上去。他一把抓住邵明珠的肩膀,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在城门附近回荡:“哈哈,子卿贤侄,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邵明珠赶忙恭敬地给王浚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王伯伯,小侄此番历经波折,总算是不辱使命,将天子安然无恙地接回来了。”
王浚欣慰地看着邵明珠,眼中满是欣赏之色,不住地点头,赞叹道:“子卿贤侄啊,老夫当年一眼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今日果然没让老夫失望!这一路想必艰难无比,你能将陛下安全护送到此,实在是大功一件!这等胆识与能力,当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邵明珠谦逊地说道:“王伯伯过奖了,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以及麾下将士们齐心协力的功劳,小侄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王浚轻轻摇头,认真地说道:“贤侄切莫妄自菲薄。此番行动,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能顺利完成,你居功至伟。想那一路之上,不仅要应对敌军的围追堵截,还要照顾陛下的安危,以及诸多繁杂事务,换做他人,怕是难以胜任。而你却安排得井井有条,可见贤侄你智勇双全,实乃我大晋之栋梁啊!”
邵明珠感激地说道:“王伯伯的夸赞,让小侄倍感荣幸。小侄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陛下已至东郡,接下来还需仰仗王伯伯与诸位大人,一同辅佐陛下,重振大晋江山。”
王浚笑着点头,说道:“那是自然。老夫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陛下在哪呢?快带老夫去见陛下,可不能让陛下久等了。”
邵明珠与王浚沿着蜿蜒的营地道路匆匆前行,周围士兵们整齐列队,目光中透着敬畏与坚毅。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司马邺的马车前。这辆马车虽在长途跋涉后略显风尘,但周身精致的雕饰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马车的车帘微微晃动,露出司马邺那张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容。王浚见状,赶忙撩起衣摆,“噗通”一声跪地,声音饱含着忠诚与敬意:“陛下万安!老臣王浚,在此恭迎陛下圣驾,陛下一路劳顿,实乃我等臣子失职,罪该万死!”
司马邺急忙从马车上下来,亲自扶起王浚,眼中满是关切:“王司空快快请起,这一路艰辛,非你我所能左右,朕又怎会怪罪于你。·x\4/0\0?t!x·t*.?c`o,m′你能在此等候,朕心中已是欣慰万分。”
王浚缓缓起身,眼眶微微泛红,凝视着司马邺,语气真挚:“陛下宽厚仁慈,老臣感激涕零。自听闻陛下踏上这艰难征程,老臣日夜悬心,食不知味,寝不安席。今日见陛下安然无恙,老臣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
司马邺轻轻拍了拍王浚的手臂,感慨道:“此次行程,险象环生,若非邵爱卿与一众将士拼死护卫,朕恐难保全。老师智勇双全,指挥若定,实乃朕之肱骨,大晋之幸啊。”
王浚转头看向邵明珠,眼中满是欣赏与赞叹:“陛下所言极是。子卿年少英才,此次护送陛下,功绩卓着。一路之上,听闻贤侄妙计频出,屡屡化险为夷,老臣对子卿的智谋与胆识,钦佩不已。”
邵明珠赶忙谦逊地躬身行礼:“司空大人过奖了,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奋勇效命,臣不过是尽了些许绵薄之力,不足挂齿。如今陛下已至东郡,局势依旧严峻,还需陛下与司空以及诸位大人,共同商讨良策,复兴大晋。”
司马邺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目光望向远方:“如今大晋内忧外患,北方刘汉虎视眈眈,南方司马睿妄图割据,朕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如山啊。”
王浚皱着眉头,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勿虑。东郡地势险要,粮草充足,且有诸多忠义之士。老臣愿与陛下同仇敌忾,整顿兵马,积聚粮草,联络各方势力,定要让大晋重现往日辉煌。”
邵明珠思索片刻,进言道:“陛下,司空大人。如今我军初到东郡,首要之事,便是安抚民心,稳定军心。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让民众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同时,犒赏三军,激励将士士气。对于刘汉与司马睿,我们需密切关注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