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w·d~.¨c·o~m·他强作镇定,捋了捋胡须,故意露出几分犹豫和勉为其难的表情,对着司马邺拱手道:
“陛下!燕国公此言……实是折煞老臣了!老臣年事已高,精力恐有不济……”
邵明珠立刻接口,语气更加诚恳:
“伯父此言差矣!伯父老当益壮,深谋远虑,岂是年轻人能比?总理全局,非伯父不能胜任!至于操训管理之繁琐军务,自有总营政分担,不敢劳烦伯父亲力亲为!子卿……愿忝居总营政一职,为伯父分忧!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这话说得太漂亮了!总营政听起来是二把手,管的是日常琐事(训练、后勤),真正的指挥调度大权还在大都督手里!而邵明珠主动屈居王浚之下,做这个“鞍前马后”的总管,姿态放得不能更低了!
王浚心中的疑虑被这份巨大的“诚意”进一步冲淡。他不再推辞生怕到手的鸭子飞了,对着司马邺慨然拱手,声音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得意:
“既然陛下信任,燕国公力荐,同僚抬爱……老臣……便勉为其难,担此重任吧!定为陛下守好这幽冀军门!”
“好!王丞相老成谋国,实乃社稷之幸!”司马邺当即拍板,心中略有疑惑老师这是唱哪出?但面上不动声色。
王浚接受了!金殿上不少大臣心中顿时翻起波澜!尤其是那些忠于朝廷或心向邵明珠的重臣!王浚近几年骄奢淫逸,野心昭彰,甚至隐隐有不臣之心的传言!如今手握三大营最高统率权,岂非猛虎添翼?一些大臣忍不住偷偷看向邵明珠,眼神复杂,有不解,有担忧,甚至有一丝埋怨——燕国公这是自剪羽翼啊!
邵明珠却视若无睹,脸上依旧是那副为伯父高兴、深感安心的欣慰笑容。
司马邺继续道:“其余各职,诸卿速速议定!”
邵明珠立刻再次开口,态度谦逊:
“陛下,三大营初立,各部首脑当以能力、忠谨为先,臣以为:”
“神机营指挥使一职,非精通火器、善造新械者不可!臣之师弟,真定县伯赵翔,于火器一道建树颇多,屡有改进,神机营上下服膺,实乃最佳人选!”
“五军营指挥使,”邵明珠目光转向王浚,恭敬询问:“五军之主体乃丞相麾下精锐,指挥使一职,关乎重大,还需丞相举荐一位深悉我军底蕴、久随丞相、威望能服众的大将方好!” 这是把五军实权指挥又推给了王浚!
王浚心中更加舒坦,这小子是真懂事!他矜持地咳嗽一声,朗声道:“老臣举荐广阳卫左将军朱硕!朱将军追随老夫多年,久经战阵,治军有方,忠诚可靠!足堪此任!”
“丞相知人善任!朱将军确是良选!”邵明珠立刻捧场,无一丝犹豫。
“北军中侯,”邵明珠目光看向段疾陆眷,“北军营皆以段、拓跋、慕容三部精骑为主,其中段部根基最深,陆眷将军于襄国之战功勋卓着,统兵有方,深得部族拥戴,更是北疆宿将!由陆眷将军统领北军营全局,再合适不过!” 段疾陆眷立刻出列,单膝跪地:“末将段疾陆眷,必不负陛下与燕国公信任!”
“护鲜卑校尉,则分别由……”邵明珠指向拓跋锐、慕容皝和段末波:“拓跋锐、慕容皝、段末波三位担任!各领本部,归北军中侯节制!”三人也齐声领命:“末将领命!”
这番任命下来,三大营的核心架构便告完成:
* 大都督:王浚(最高统帅)
* 总营政:邵明珠(日常管理、训练、后勤)
* 神机营指挥使:赵翔(王浚鞭长莫及的火器部队)
* 五军营指挥使:朱硕(王浚嫡系将领,看似控制核心主力)
* 北军中侯:段疾陆眷(名义统领鲜卑三军)
* 护鲜卑校尉:拓跋锐、慕容皝、段末波(实际掌管本族兵权)
表面看,邵明珠将自己的核心武力(神机营\/赵翔)和鲜卑主力(段疾陆眷\/护鲜卑校尉)都置于王浚这个大都督的统领之下,自身只得了“总营政”这个杂务头子的位置,姿态谦卑到了极致。
王浚站在大殿前方,腰背挺直,接受着官员们的祝贺,志得意满。他看着站在自己侧后方、依旧面带恭敬笑容,仿佛真心为他高兴的邵明珠,心中最后那点疑云也消散不少。这小子,看来是被自己多年的积威和那三鞭子打怕了!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献上军权,这才是聪明人的自保之道!他看向邵明珠的目光,甚至带上了一丝施舍者的赞许和安心。
然而,在大殿不起眼的角落,中书监、吏部尚书和峤看着邵明珠那张笑容无懈可击的脸,又看看志得意满的王浚,眉头紧锁。以朝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