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尤其是张韬,河内战事已定,祖逖将军坐镇经略,你正好腾出手来,将实战经验融入教学。”
“主公放心!”谢玄微和张韬齐声应道。
安排完书院和军务,邵明珠揉了揉眉心,对侍立一旁的辛老七道:“老七,你亲自去公主府,请开原公主殿下过来。就说……书院清苦,本公身边缺个知冷知热的人照料起居,请殿下……屈尊前来小住。”
辛老七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连忙应道:“诺!属下这就去办!”
司马邺被安排住在小院的东厢房。从奢华舒适的行宫搬到这清幽简朴的山间小院,起初他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这种与老师邵明珠朝夕相处、远离宫廷繁文缛节的生活,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和……自由?虽然邵明珠对他的课业要求极其严格。
每日卯时,天还未亮,书院高亢的起床号角便会划破山谷的宁静。司马邺和所有学子一样,必须立刻起床,在舍长的催促下,以最快的速度洗漱、整理内务(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然后冲向演武场集合。
演武场上,慕容廆如同铁塔般矗立在高台之上,脸色冷峻。在他的监督下,学子们开始进行残酷的晨练——负重跑步、俯卧撑、蛙跳、队列操练……稍有懈怠或动作不标准,便会迎来助教(多为军中悍卒)的厉声呵斥,甚至……鞭影!
慕容廆的鞭子可不是摆设!开院第三天,博陵崔氏一个旁支子弟,仗着家世,训练时偷懒耍滑,被助教发现后还出言顶撞,结果被慕容廆当众点名,扒了上衣,结结实实抽了五鞭子!那凄厉的惨叫声和背上皮开肉绽的血痕,瞬间震慑了所有心存侥幸的学子!从此之后,再无人敢轻视院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晨练结束,匆匆用过简单的早膳(馒头、稀粥、咸菜),学子们便奔赴各个讲堂,开始一天的文课。
和峤主持的经史课堂,严肃而深刻。他引经据典,剖析历代兴亡得失,教导学子明礼义、知廉耻、懂忠孝。刘琨的诗词课堂则充满了文采风流,他吟诵着汉魏风骨,讲述着家国情怀,让不少学子心驰神往。大儒们讲授的四书五经,虽然艰深,却也奠定了学子们深厚的文化根基。
而最让学子们感到新奇甚至……有些头疼的,是赵翔的格物课和算学课。赵翔搬来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模型、器械,甚至还有拆解开的燧发枪部件!他讲解杠杆原理、滑轮应用、火药配方、弹道计算……这些闻所未闻的知识,让习惯了吟诗作对的世家子弟们目瞪口呆,却也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尤其是慕容恪、邵明远等几个心思灵巧的少年,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午后,是武课时间。演武场再次热闹起来。拓跋锐亲自教授骑术,他骑术精湛,在马上如同粘在马背上一般,引得鲜卑子弟们阵阵喝彩。段疾陆眷的弟弟段文鸳则负责教授刀法和近身格斗,招式狠辣实用。而由神机营教官带来的基础火铳射击训练(使用的是训练用的老旧火绳枪),更是让所有学子兴奋不已!那震耳欲聋的枪声和硝烟,让他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火器的威力!司马邺更是因为之前在西苑用过燧发枪,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邵明珠本人,也并非完全置身事外。他时常会出现在讲堂,或旁听,或亲自讲授。他讲的不是具体的经义或技艺,而是格局、视野和……责任! 他会讲天下大势,讲胡汉矛盾,讲民生疾苦,讲一个真正的“士”应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课,往往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让学子们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几日后,开原公主司马凝雪的车驾抵达了玉山书院。她没有带太多仆从,只带了两个贴身丫鬟,轻车简从。
当她踏入邵明珠那清幽的小院时,邵明珠正在书房批阅公文。看到她进来,邵明珠放下笔,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凝雪,来了。”
司马凝雪看着邵明珠略显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脸庞,再看看这简朴却整洁的书房,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她微微屈膝行礼:“太傅。”
“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邵明珠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书院清苦,不比公主府舒适,委屈你了。”
司马凝雪摇摇头,声音轻柔:“能照顾夫君起居,凝雪……不觉得委屈。”她看着邵明珠书案上堆积的文书和地图,轻声道:“夫君日夜操劳,才需……多加保重。”
邵明珠笑了笑,没有多言。他知道凝雪的心思,也感激她的体贴。有她在身边,这清冷的山居生活,确实多了几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