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塞满了棉絮的圆球——这是他让工坊特制的简易地球仪。
“邺儿,”邵明珠的声音变得低沉而郑重,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将彻底颠覆你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所有认知!”
他双手捧着那个圆圆的羊皮球,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邺的眼睛:
“你可曾想过,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它并非如典籍所载那般天圆地方?也非如乌龟驮着那般荒诞不经?”
“它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圆球!”
“圆球?!”司马邺猛地瞪大了眼睛,如同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笑话!他下意识地反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老师你莫要戏弄朕!若是圆球,那我们站在下面的人岂不是要掉下去?!还有海水为何不流走?!”
邵明珠对他的反应毫不意外。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羊皮球,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
“掉下去?为何会掉下去?”他指着羊皮球,“你看,无论我如何转动它,上面的东西都不会掉下来。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万物向球心坠落!我们称之为‘重力’!”
“就像成熟的果子会落向地面而非飞向天空!无论你站在球的哪个位置,你脚下的方向就是‘下’!天空就是‘上’!海水自然也不会流走!”
司马邺张着嘴,看着那个被缓缓转动的羊皮球,脑子里一片混乱!重力?球心?脚下的方向就是下?这说法匪夷所思却又似乎有点道理?他想起小时候玩过的陶球,上面的花纹无论转到哪里都不会掉下来。
“可是,可是,”司马邺还是无法接受,“若是圆球,那太阳和月亮如何东升西落?它们难道也是绕着这球在转?”
“问得好!”邵明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太阳并非绕着我们转!而是我们脚下这个巨大的圆球在绕着太阳旋转!同时它自身也在不停地自转!如同这个羊皮球一般!”
他一手托着羊皮球,另一只手拿起书案上一支点燃的蜡烛(代表太阳),缓缓地让羊皮球绕着蜡烛旋转,同时用手指轻轻拨动羊皮球自身旋转。
“你看,当我们所在的这一面朝向太阳,便是白昼!背向太阳,便是黑夜!旋转一周便是一日!绕行太阳一周便是一年!月亮则是绕着我们旋转,周期约一月!”
烛光摇曳,羊皮球缓缓转动。光影在球面上明暗交替,清晰可见。司马邺死死地盯着邵明珠手中的演示,看着那“地球”上光影的变化,听着邵明珠那清晰简洁却如同惊雷般炸响的解释!他只觉得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关于天地的所有认知,如同坚固的墙壁在邵明珠的话语和这直观的演示面前轰然倒塌、碎裂!
“这,这……”司马邺声音干涩,喉咙发紧,他指着沙盘,“那这沙盘岂不是画错了?大地是圆的,那地图……”
“沙盘没错。”邵明珠放下地球仪和蜡烛,“沙盘只是将圆球表面的景象展开铺平,如同将一个橘子剥开压平一样!所以边缘会变形失真,但中心区域大致准确!”
邵明珠看着司马邺那副世界观崩塌、眼神呆滞的模样,决定再添一把火,用最直观的证据彻底击碎他最后的侥幸!
“邺儿,你可曾见过海船?”邵明珠问道。
“见,见过……”司马邺茫然点头。
“当一艘远航归来的海船从大海深处驶向岸边时,你最先看到的是什么?”邵明珠循循善诱。
“是桅杆和船帆……”司马邺下意识地回答。
“对!”邵明珠猛地一拍手!“是桅杆的顶端!然后是帆!最后才是船身!船底!为何?!”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邺:“若大地是平的,那么无论多远,你都应该能看到整艘船,只是由大变小!但为何是先看到桅杆?!因为大地是圆的!海面是弯曲的!船是从海平线的弧面下方缓缓‘升’上来!所以先露出最高的桅杆!再是帆!最后才是船身!”
邵明珠的描述极其生动形象!司马邺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熟悉的景象——海天相接处,一个黑点(桅杆)缓缓出现,然后变大,露出帆,最后才是整艘船!这他亲眼所见却从未深思!此刻被邵明珠点破,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成为了大地是圆球的铁证!
“还有月食!”邵明珠继续加码,“你可知道月食之时,月亮上那巨大的圆弧形阴影是什么?!那正是我们脚下这个圆球的影子投射在月亮之上!那圆弧的形状只有圆球才能形成!”
月食!圆弧形阴影!地球的影子!
司马邺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邵明珠的话如同一个个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开!将他那原本坚固的“天圆地方”世界观炸得粉碎!沙盘、地球仪、海船归航、月食阴影……所有的证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