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好皮囊,又装出彬彬有礼的样子来,让柳氏对他一见钟情,回来后就发誓非赵元不嫁。
当时的永昌侯府远比现在地位还要高,若非柳氏性情一般,早就嫁入皇室了。
可即便皇室看不上柳氏,也不代表柳氏就要下嫁,门当户对的好儿郎那么多,哪个不比赵元强。
老侯爷不同意,可架不住柳氏在家里要死要活,甚至对外放出了她和赵元私相授受的事来以此达成她嫁给赵元的目的。
最终还是让她如了愿,但老侯爷却因此气出了病来。
老侯爷在世时根本不让柳氏回娘家,可老侯爷命短,在她刚进门没多久后去世了。
当时也是老侯爷身体撑不了多久,又知自己的夫人当不了家,才让永昌侯赶在他去世前续弦。
老侯爷去世后,永昌侯念及姐弟俩的情分,便和柳氏恢复了往来。
柳氏在婆家过得不如意,柳氏根本没想到她心爱的少年郎根本不是什么如意郎君,这么多年来她丰厚的陪嫁都不够补贴家用,还总回娘家要钱,也不知她现在是否后悔当年的奋不顾身……
李氏对柳氏当年的过往了解不多,只是嫁过来后听府中的老人说起。
但凭着她对柳氏的了解,她就怕柳氏会用什么肮脏的手段迫使柳晴不得不嫁给赵梓杉。
柳氏昨晚回去后非常伤心,她没想到亲弟弟竟然真的不同意这门亲事。
她儿子确实没那么优秀,可怎么也是弟弟的亲外甥,都说外甥如半子,不过是一个庶女罢了,都舍不得嫁给她儿子。
他们姐弟俩的关系终究还是淡了。
可柳氏不愿意放弃,柳晴这丫头毕竟还未正式定亲,一旦错过,永昌侯府就没有能嫁给她儿子的姑娘了,她儿子也不可能再找到这么高出身的姑娘来。
于是昨晚回去后她就把儿子叫到身旁来,对儿子说:“你这舅舅是指不上了,要想坐实这门亲事还得靠你自己。”
柳氏想得很简单,她知道后宅的姑娘们没见过几个外男,当初她不就因为赵元的笑容才动了心,她觉得她儿子的长相不比当父亲的差,只要没事去柳晴那丫头面前转一转,没准就能勾住柳晴的心,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赵梓杉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看着倒有些人模狗样。
他温声对母亲道:“母亲放心,我定不会让母亲的希望落空。”
赵梓杉跟母亲回来之前父亲曾跟他说过,让他想方设法迷住晴表妹,就算晴表妹只是个庶女,那嫁妆也不是其他姑娘能比拟的。
只要能娶了晴表妹,日后舅舅自然会为他铺路,也不用担心家里没有银子花。
他深知父亲这些年能过上如此的好日子就是因为当初娶了母亲,他也想要复刻父亲的路。
可却没想到,他连晴表妹的面都见不到。
柳晴不出院吃饭,又与自己的姨娘住在一起,赵梓杉就算再心急也不可能去柳晴和她姨娘那院找柳晴。
柳氏没想到李氏竟然像防狼一样防着他们,气得差点把屋子砸了。
她跑到蒋老太太面前一顿闹,蒋老太太本就很糟糕的身体让她闹得差点当天病情就加重了。
柳氏上午闹了一通,话里话外都是责怪母亲帮不上她,说她远嫁多年没让母亲帮衬什么,现在只求母亲将家中庶女许配给亲外孙,结果母亲不仅不帮她,还劝她打消这个念头。
蒋老太太差点被自己亲闺女指着鼻子骂,她又气恼又伤心,还隐约觉得自己确实没用了,多种情绪下导致她午睡过后就发起了高烧。
蒋老太太前两天刚止住了咳嗽,结果现在又发起了高烧,大夫为蒋老太太把脉过后都是止不住地摇头。
他之前都说了老夫人的身体很差需要静养一段时间,结果这还没过两天,身体就比之前还要差。
柳氏隐约觉得好像是因为自己母亲才会发了高烧,可她怎么能承认。
吃晚饭的时候,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着永昌侯和李氏,说他们不孝,是因为他们没照顾好母亲,才让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
永昌侯便是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柳氏这番指责。
他本想着二姐多年未回来,这次回来他尽量能忍则忍,尤其是又拒绝了二姐想要亲上加亲的想法,他本是对二姐抱着亏欠的心情。
可事情的经过他都清楚,明明是二姐在老太太房里闹了半天老太太才会发烧的,她怎么能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想把责任推到他们夫妻俩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