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司辰不会给陈菀一点翻身的可能,说好在杨家村吃苦十一年,陈菀就必须要在杨家村吃苦十一年。
一旦靖司齐科举高中,陈菀就算继续留在杨家村里也不可能会吃苦。
靖司齐如果宁愿十一年不参加科举考试,浪费自己人生宝贵的十一年,那他也不会继续挽留靖司齐。
一个在这种情况下都选择外人的人,那就注定了他们当不了亲人。
靖司齐没想到靖司辰能做的这么狠,在他苦笑的同时又有些果然如此的感觉。
以大哥的性格,这样的行事作风不给他们留有任何余地才对,若是简简单单就同意了他的交换条件,那才不像是大哥的性格。
大哥是真的要将他逼到绝路啊。
身为一个启蒙后就每日读书的人,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已经成了靖司齐这辈子唯一的目标,可眼下陈菀和功名之间他只能选一个,靖司齐属实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问题他从未考虑过,正常情况他就会参加下一科的科考,他的老师曾说他高中状元的几率很高。
靖司齐中举后本想继续考试,可是他的老师说他火候还差点,便打算参加下一科。
如果他不能参加,还要沉寂十一年,日后他还有何颜面面对老师那张失望透顶的脸。
他真的要为了陈菀放弃他的一切吗?
靖司齐想要苦笑,却连笑的动作都做不出来,因为他已经麻木了。
其实他没有任何选择,在他已经决定豁出一切挽救陈菀的时候,他就没有回头路了。
现在不过是为了挽救陈菀付出的更多一些罢了。
他能做到不管陈菀吗?
扪心自问,靖司齐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那无论他要付出多少,他都只能受着。
靖司齐闭上了眼睛,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来的“我同意”三个字。
只知道等他真正回过神的时候,人已经在回杨家村的马车上了。
大哥……不对,以后就要叫国公爷了,国公爷说这马车也不属于他,只是出于最后一点的兄弟情,特意将他送到杨家村。
至于原本身边伺候的小厮现在也不在身边了,毕竟以他现在身无分文的样子也不配拥有伺候他的小厮。
至于其他一切的断亲手续,国公爷都说不需要他费心,一切都由国公爷操持。
以后他除了姓靖外,与靖国公府再无任何瓜葛,就算逢年过节也不许他以亲人自居来串门。
……
靖国公府里,靖司辰也失神地坐在椅子上许久没有任何动静。
他说不出来心里是什么感觉。
这一次他失去了一个亲弟弟,却与失去父亲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身为军人,马革裹尸是他们的宿命,可靖司齐却是他寄予厚望是他眼中懂事聪明的好弟弟。
靖司辰的脑子很乱,各种各样的画面总是在脑海里不断盘旋,他几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身为一位将领,他不允许自己不理智,可现在他不是在战场上,他处理的事也不是打仗之事,他甚至放任自己沉浸在复杂的情绪之中。
今日,就暂且让他沉浸在复杂的情绪中短暂地逃避现实吧,过了今日,还有无数件事等着他去做。
靖国公府无故与府内嫡子断亲,将嫡子除族这是大事,就算是当今陛下知道后也是要过问一句的。
正院里,柳芙听着丫鬟汇报前院的事后并没有起身去前院看望靖司辰。
她虽然是靖司辰的妻子,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靖司辰的一部分精神支柱,可这个时候她应该给靖司辰留有空间,让靖司辰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儿。
她的安慰没有任何意义,在真正的难过面前,安慰没有任何用处。
她知道靖司辰不会允许自己过分难过的,等靖司辰管理好情绪,靖司辰会主动来到她的面前。
与此同时,靖国公府里为数不多的几位主子们都得知了靖司齐回来又离开的消息,他们便都意识到了什么。
靖司齐怕是真的彻底选择放弃他们了。
赵氏第一反应就是起身往外面跑,她压迫跑到靖司齐面前让靖司齐亲口告诉她这件事。
赵氏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可靖司齐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她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儿子为了一个外人选择与他们断亲。
赵氏爆发了她的潜能,她从来没跑这么快过,身边伺候的丫鬟嬷嬷们根本追不上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