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这所学校面积不太大,和之前读的教会学校相比,更有岁月沈淀的痕迹,青砖石教学裙楼布局高低错落,掩映在一片参天古树之中,散发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肖竹勋带晖华来到一个小湖边,他们坐在湖边四角凉亭的长椅上,草地已经枯黄,湖里飘着落叶残枝,空气清冷,让人忍不住有些瑟缩,肖竹勋把自己的围巾解下递给晖华,晖华略微迟疑后接过来围上。
“谢谢,这是哪?”
“静湖。从这条道再往前走就是图书馆,你看。”
顺着他指的方向,晖华看到一座绿色圆顶丶中轴对称的西式三层建筑掩在树后,楼前四根罗马柱大气沈稳,肃穆庄严。
“我经常借了书喜欢来这边坐一会。”肖竹勋说。
“这里很清净,虽然是冬天,但风景也很美,我也喜欢这里。”晖华说。
“这是一所商业学校,教的多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方面的学科,同时还要修习英语,学起来都很难,你可有决心?”
“经济学丶管理学,不懂我就努力,英语之前倒是学过一点。”
“哦?你学过英语?”肖竹勋有些意外。
“之前读的教会学校,学了些简单的词句。”
“许多人字母都不认得,你已经很厉害了。”肖竹勋边说边竖了下大拇指。他看向湖面,远处有只鸟儿飞掠而过,从水中衔走了什么,激起圈圈涟漪。
“晖华,你可曾思考过为何读书?”
“读书能开拓眼界。”
“还有呢?”
“读书让我明理。”
“你可有想过报国?”
“我也能报国?”
“文以治国丶理以强国丶商以富国,我们学校虽然培养的都是商业人才,不比那些军校,但国家如今正值经济雕敝,百废待兴,未来还是要靠我们这代年轻人来建设。只要有机会,你我将来一定都能做出些事业,我们能过上好生活,也能为社会为国家出些力。”
晖华一怔,她以前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国家与社会,也没有听说过女子也能有事业,果然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她心中澎湃不能言语。
肖竹勋带着晖华来到文萃楼。
“赵叔叔已经和系里打过招呼,我们先去上讨论课,讨论课多上几次,人就认全了。大学课制和以前的学堂略有不同,会更自由一些。这是你的课表,以后可以按照课表找班级上课。”
晖华接过肖竹勋抄来的课表仔细收好,心里有些紧张,她一直在尽量控制自己放松下来。
“我领你几天,熟悉了就好,不难。”肖竹勋安抚道。
讨论课在一个小教室里进行,教室不大,中间由四张深褐色长桌拼在一起,桌子四周围放着靠椅,已经有几位同学到了教室,他们稀拉站着聊天。
肖竹勋带着晖华进了教室,有同学和他打招呼,他挥手答应后,同晖华在长条桌一侧坐下,在场同学也陆续找座位坐好。教室渐渐开始坐满,大家眼里都藏着八卦,但没人主动开口。
过了一会,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老师走了进来,他看到肖竹勋,有些意外,说:“怎么?对大一课程感兴趣了?”
肖竹勋连忙站起来说:“何老师的课丰富生动,再读一年是竹勋的荣幸。”
何老师用手点点肖竹勋:“尽会说好话。”
“肺腑之言。何老师,我带一个学妹过来听课。”
“哦,我知道,赵老师也和我说了。都坐下吧,开始上课。”何老师神情一正,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曹先生提出的: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现在学界有很多讨论,同学们也可以来说说你们的见解。”
此话一出,下面哗然一片。
一位着布衣的同学首先发表了反对意见:“其实不敢苟同,国家要自强,必讲兵法,军事上孱弱,光凭商丶学,恐怕作用有限。我认为军事一定要优先。”
另一位同学反驳道:“若论军事优先,岂不是走了前朝洋务的老路,一味购买舰船大炮,事事皆仰给外人,结果又如何?”
“讲求战事不遗馀力,不如振兴商务。”
“国不强,兵难强,以商富国,兵才强。”一位女同学小声说。
“以往文明未到,小民一辈子守着土地,老死不相往来,所以顶多有些粟米丶布匹交易,而今不同。”一位穿着绸衫的同学说:“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为进行'商战'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