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第十世②(快穿) > 第69章 君主8

第69章 君主8

回宫。陛下龙体贵重,夜夜往宫外跑总归不好,万一被歹徒摸出行迹规律,恐有危险。陛下便是给昭昭一座冷宫也好,臣绝无怨言。”

“哼,荒谬!寡人有以一当百之力,何惧歹徒”

说是这样说,齐威又言辞恳切地劝了几次,艺书便勉为其难应了。

他现在就一根独苗苗,才四岁,交给别人带出宫不放心,天天带着儿子飞来飞去也确实麻烦。

“寡人是不舍喻宸哭闹,才同意你回宫的,你们父女,可不要想太多。”

“臣/臣女明白。”

离开齐府,马车晃晃悠悠地朝皇宫行进,艺书撩起眼皮,瞧见齐之燕的大丫鬟婵娟正靠着车壁昏睡,不由得勾唇笑了一下。

回宫后,齐之燕没被送进冷宫,还是在清宁宫住着。

艺书也没撤掉她的皇后待遇,只用枣儿换了婵娟,让婵娟跟在自己身边伺候笔墨。

齐之燕没什么意见,她似乎是知道皇上对他还心存芥蒂,如非必要,都没再出过清宁宫的宫门。

自家女儿犯了那么大的错还能被原谅,齐威感怀不已无以为报,直接变成了立场坚定的保皇党——一边用雷霆手腕治贪腐,一边悄无声息地分化整顿镇北军。

燕喻宸很高兴父皇接母后回来,每天上朝丶写课业更认真了,就希望能替父皇减轻些负担。

臣下办差利落,儿子孝顺懂事,艺书老怀甚慰,隔三差五的呢,就会提个改革政策让齐威和焦相去办。

比如说,政府出资在各州建育幼院,专门收养乞儿弃儿,教他们读书识字,教他们一技之长。

非乞儿弃儿的,只要不扰乱纪律,也可以旁听扫盲。

启蒙夫子就让当地的穷秀才担任,特长夫子,选村里的猎户丶木匠丶磨豆腐的……一时辰课两三个铜板,权当赚外快,多的是人愿意干。

再比如说,修改律法,禁止主家肆意打杀奴仆丶奸|淫仆人|妻女;准许女子经商,准许女子继承娘家和亡夫遗产,不限制女子改嫁,禁止立贞节牌坊。

这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还有开恩科选博士,不限年龄身份,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入六部之外的博士部,当官吃皇粮。

当然了,前提是不怕苦累能做实事,技能能为建设大燕做贡献。

这么多事,艺书作为皇帝,只需提出想法即可,齐威和焦相负责实施,有困难自行解决。

好在查贪腐给国库搂了足够的财物,有钱又有兵,改革都能强制推行。

待抄家钱花的差不多了,艺书又及时改进了制盐丶制糖丶冶铁技术,单这三项就给国库带来了大笔收入,推行改革也就更游刃有馀了。

除此之外,博士部被艺书带着,常常有创新发明,先进的车驾,先进的织布机,先进的农具,先进的挖井建渠丶引流灌溉方法等等。

用这些发明做支撑,最底层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而大燕的人口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国劳动力数量大大增加。

同时艺书鼓励开荒丶推广精耕丶不打压商户,农业丶商业都能迅猛发展,税收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国库丰盈得都快流金子了。

总而言之,改革只在前两年被大多数人质疑,推行的比较艰难。

第三年后尝到改革的甜头,整个大燕都成了艺书的狂热粉,每天都期待陛下又推出了新的利国利民之策。

在忙忙碌碌且欢欣鼓舞的改革中,时间一晃而过,艺书为皇的第十个年头,大燕成为了毫无疑问的第一强国。

而今,皇宫被他推平了一大半,改造成了农业科研院。进了御花园,放眼望去全都是玻璃大棚,里头种满了蔬菜丶水果丶杂交谷物。

从地理位置就能看出,这是艺书最看重的项目,他每年都会把最新最优良的农作物粮种,低价推广到各州县。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搞什么都不如搞农业,能把土地生产力提上去,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差不了。

咱就是说,这么少的人口,这么广袤的国土,不种满粮食多亏得慌

靠着博士园常革常新的农耕机械,村里人均大地主,都是国家税收大户。

艺书作为大燕君主,赢麻了!

最主要的是,家有馀粮,遇上个自然灾害什么的,大家勒紧裤腰带熬一熬,不说彻底熬过天灾吧,至少也能熬到朝廷赈灾。

*

“陛下,这是刚成熟的28号水瓤西瓜,脆爽多汁,甜度爆表,您带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